甘南及兰州周边II
【兰州新区-夏河县-临夏市-兰州】「第二日」

「8:30 」起个大早来吃传说中的夏河第一面——海香牛肉面。这时的面馆里早已是人山人海,点了牛肉面加肉。用餐期间,不停地有喇嘛们从出租车上下来走进面馆。我觉得我应该是来对了,这家不起眼的面馆居然这么地接地气。就这样,与当地人,寺庙喇嘛还有个别游客一同在这个面馆吃了碗面;藏民、回民、汉人在这碗面面前真正的做到了“一家亲”,这是多么有意思的画面啊,哈哈。
「9:00 」早饭后在县城中心“白海螺”广场附近闲逛,发现有座关帝庙。走进去后发现里面在施工,大殿后半部已加入了现代玻璃元素,这让整个建筑变成一个奇怪的复合体,看起来就像个怪物。庙内贴有告示希望信众乐捐完成关帝庙的修缮。进门牌坊,和庙门还是保留了关帝庙应有的汉风,只是庙内几经修复仿佛已经换了天地。

“白海螺”广场附近有条街是售卖牛羊肉的,老板说可以邮政快递到家,但我始终觉得这里的牛羊肉离了这个氛围,美味就肯定不再有了,所以最终还是没有尝试。
「11:00 」出发前往中国“小麦加”临夏回族自治州首府临夏市。
行程100公里,行驶1小时40分。
临夏州与甘南州接壤,进入临夏州境内再次欣赏到路旁美妙绝伦的清真寺。临夏是中国两大回族自治州之一,是花儿(一种山歌)之乡,也是砖雕之乡。临夏市周边有很多砖雕厂,砖雕作品出现在新建的寺院和富足人家的门庭影壁上。据说现在传统的砖雕工艺已失去了市场,砖雕技艺存在着严重的"断代"现象。真的希望匠人有匠心,能对传统技艺进行抢救与保护。

开入临夏市后直奔东公馆,东公馆是原国民党第四十集团军副司令马步青宅邸,建成于1945年。原本马司令是准备修建给其眷属居住的,结果无意间为中国的砖雕艺术留下一座极其宝贵的大观园。车可停在东公馆斜对面水泉宾馆楼下停车场,三元每小时。万万没想到的是,东公馆在全面修缮,估计是为即将到来的旅游旺季添砖加瓦吧,只希望别修得换了本来面貌。吃了闭门羹后发现已经临近饭点,找到了临夏市美食热门榜第一名的二洒手抓美食城,来得早不如来得巧,限量供应的手抓羊脖点到了。羊脖肉质细嫩,不腻不膻,色香俱全,口感比羊肉更胜一筹。我觉得吧,凡是能带啃,就比光吃要更香一点。还点了几样当地特色美食,菜品还是放在在后期甘肃美食中单独介绍。
饭饱后准备走去看几座清真寺,顺便消消食。沿着木厂巷一直往新西街走,街上有很多地毯批发店,给家里选了块地毯。最后又在一家叫做波斯商贸文化艺术馆的商店停了下来,这家店是专门做波斯工艺品、药材、香料、地毯销售的,老板很热情的一一介绍店内产品与他的收藏。买了一条波斯来的小挂毯,回家表个镜框挂墙上定会是很好的装饰画。还买了一些80年代景德镇产的瓷器,这种80年代产的瓷器只有三十多年的历史,所以价格公道,但是很多品种现在已经停产了,买来自个儿用或者送人,留着今后升值都是不错的选择,买好后让老板统一打包寄回上海。由于在商店逗留了很久,修建于五十年代的红园还有红园旁的大拱北只能放在下次去吃羊脖子的时候看了。
沿着新西街一直走就能到达八坊十三巷,老建筑的修缮基本上保留了原始的风貌,真实地还原了当地的生活习俗,再加上精美绝伦的砖雕,古朴生动的铜雕,错落有致的园林,形成了老巷子和四合院融为一体的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大大小小的清真寺穿插在各条巷子中,四合院的上空到处都是清真寺的穹顶,各种文化相互融合,很有意思。这绝对是一次清真寺之旅。



最后以膜拜清真老华寺为终点,多灾多难的老华寺在2004年完成现在的规模,他的宏伟让你无论站在街头哪一个位置都无法把他拍全。好吧,在街边的从前慢61咖啡店来一杯美式吧,来甘肃这么久了咖啡喝的太少了,走路都带喘了。咖啡店店员是回族,咖啡店装修算不错,但是咖啡的口味不敢恭维,嗯,重在体验。在伊斯兰的世界来一杯西方人的咖啡,这么想想,这杯咖啡算是好喝了。


「19:00 」
行程138公里,行驶1小时50分。
到达兰州,入住中山铁桥边的喆咖酒店。傍晚时分,当黄河对面的白塔山上亮灯时,穿过灯带闪烁的铁桥,来到桥对面古色古香的白塔山下,仿佛来了一场穿越。当年这座金城汤池,如今低苦艾歌里反复呤唱的兰州兰州,千百年来,人来人往。不曾改变的却是这车水马龙的景象和那奔流不息的黄河水。

「18:00」晚餐 正宁路小吃街和南关小吃街都兜了一趟,总算吃到了牛奶鸡蛋醪糟。当然必须不能放过放哈咖啡总店的甜胚子奶茶。
晚安,兰州。晚安,夜晚温暖的醉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