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的瞎扯——关于青年人的热血和坚定
一把年纪的时候最可贵的呀,就是持续保持热血。我过了十八岁,二十岁,就已经被现实生活打击得一蹶不振,热血仿佛都是漫长岁月里偶尔闪现的幼稚,既美好,又虚幻。
今天遇见上课的光研院的老师,是一个很有趣的中年男人,他可以把工科的课程讲成社科,贯通发展史,将抽象的技术符以形象的比喻,信手拈来,来去自如,颇有仙风道骨的意味。(词穷的尴尬)
我觉得他是可以持续保持热血的人。我很欣赏他。
我读了李诞《笑场》的前一半,读出来的李诞很像我,这样的共鸣就如同我们的性格一样,骄傲自怜,丝毫没有任何进步意义。因为看到一位读过很多文学书籍的人点评说这书就像安妮宝贝郭敬明之流一样有荼毒意味,且文字生涩无半分文学美感,只好在自我陶醉中惊觉,匆匆弃了。大约每个时代的语文组织总有些时代特点,个人也有个人的特点,这都无可厚非,只是从思想内核来讲,可能我们实在是不能长久沉浸在自以为看透一切自以为通透练达的假象之中,读过多少书,就能看清楚多少事,读的书过少,其余都是想象,大概率也都是自我安慰的假象。
我的高中同学在票圈挂了人,是另一个高中同学。那人曾以十分恶毒的语言中伤过我,我是个小心眼的人,至今耿耿于怀。坦白讲看到她的相关消息总是让我觉得恶心,而看到他们相互艳羡欣赏的模样更让我觉得肤浅。我确实是个更肤浅的人,但是我想他们如何秀晒炫都能触动到我的某一个点的话,还是不够清楚自己的方向。这两人已愈发让我恶心,其实那不过是他们的性格与处事方式而已,我今天不认可,我今天因为这个受到了影响,所以我抗拒,我恶心。来日我要拥有强大的心灵,我找到所爱便会知道,他们所炫耀的一切,不过是匆匆浮云。
考研之事我总是在怀疑,我觉得人生已经有太多变数,可是我觉得能踏踏实实看准一件事做下去很了不起,这是我欣赏的。我太久没有经历过这种释放感了。大约我可以在这样眼下的安稳中试一试,其他的,便顺其自然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