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佐 | “说鸟”也是“说自己”
信念是鸟,它在黎明仍然黑暗之际,感觉到了光明,唱出了歌。
——泰戈尔《飞鸟集》
有这样一位艺术家,他的作品中多以鸟为意象,表达了他对时代的思考和感触。
他,就是张佐。

1986年生于河北 2010年毕业于燕山大学艺术学院,获学士学位。 2014年至今担任徐冰助手,现工作生活于北京。自由艺术家,展示设计师。 展览 2013年上海莫干山LWH艺术空间个人展览“理想的温床”。 2013年上海莫干山独立青年艺术家群展项目“看不见的纬度”。 2014年上海M2YI空间群展。 2015年德国汉堡LEMBIRUK艺术中心。 2016年成都AIK空间“光之门”群展。 2016年参与上海淮海路风像图艺术项目“视觉记忆”等
“说鸟”也是“说自己”
在张佐看来,“说鸟”,也是“说自己”。通过鸟,艺术家表达了他对时代的一种关怀。敏感细腻的艺术家感知到了这个忙碌混乱的时代下,一种共有的焦虑和迷茫。
“和我年纪相仿的好多人,每日里充在地铁公交嘈杂的人流中,埋葬着自己的梦,他们面对着‘三十而立’之年,这个尴尬的年纪,梦想与现实不知道该如何找到自身的平衡点,像是这群鸟儿,人们不知道他的名字,没有身份,没有认可,带着希望离开那片厌恶又爱恋的土地,只身来到可以给予梦想的大城市,他们只想过的像一名普通人应该过的生活,但等待着他们的又是什么呢?”

鸟——迁徙

鸟——乌托邦 1

鸟——乌托邦 2

鸟——暂住地
追逐着梦想背井离乡的人们像鸟一样迁徙,寻找梦中的乌托邦和短暂的栖息地。
而在张佐看来,“在这个尴尬的年纪,梦想与现实的不对称,隔断了人性本身内心的联系。在这个充斥着欺骗、虚伪、麻木的大都市里,人们不知道该如何找到自身的平衡点。”

鸟——梦境 1

鸟——梦境 2

鸟——梦境 3
“只有通过它们,那些鸟儿,没有名字,它们不知道自己有多漂亮,也不知晓自己的价值,在这个弱肉强食的“黑色”时代,酣然入梦,幸福的像花儿一样。”
它纯粹又贫瘠,自由又孤寂,甜美又哀伤。
“梦中的风景”
除了鸟之外,张佐的作品中也有许多对风景的描绘。
树也是他笔下经常出现的角色。在张佐的创作手记中,他曾写道:“我一直带着一堆的形容词在这个混沌的世界里慢慢爬行,不知道会到哪里,会在哪里生根发芽长大,然后看着自己的爬过的痕迹会心的凋零衰败……”

十字松

我的幸福时光

胭脂印象
来到陌生的城市发展,张佐也时常惦念起家乡的草木。尽管没有那么好的词语来歌颂那里,但那里的景色已经太熟悉,“会有时在梦中看到她胡同的那三棵树、拐角的石堆和乡里乡亲的脸。”
“一件自然而然的事”
谈及与绘画最初结缘,张佐将其看作是了一件自然而然发生的事。“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撕扯廉价的画布,拿着钉枪费劲的绷着画框……像是着了迷一样在纸上涂抹颜色,或许是动物到了发情期,难以控制,自然而然的去做一些事情罢了。”

第三者
他喜欢简练的安静,不必追求太多的加注、诠释。这种宁静感在他的作品中也有着深刻的体现。
“一个瓶子或一朵花安安静静的躺在那里,它们永远不会品评其他,不用估计其他,就这样,安静祥和,自然甜美,孤寂优雅。”

有湖的风景

无题

湖上的流云花
张佐老师的作品都不贵,相信你一定买得起!感兴趣的朋友们快快点击图片前往商城购买吧!
有人说我的画含一种“黑色幽默”,也有人说我的画不像是所谓的艺术作品,连插画可能都算不上,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画了这么一堆生命,半钢笔半油笔半颜色,我只是清楚自己在表达一些东西,我也许只能用自己的方式铭记属于自己的时代。
——张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