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来的事
每个人身上都拖带着一个世界,由他所见过的,爱过的一切所组成的世界。 如果某一天,生活抛弃了我们,至少要保有一些温和的矜持。
北方的天气逐渐炎热起来。连着几个傍晚望见西边天际的一颗大星。
第三次看这部法国影片L'avenir,《将来的事》。

影片开始,作为哲学老师的娜塔莉,一家四口度假旅行。地点是格朗贝岛上夏多布里昂面对大海的墓碑。已故作家写了句灰色幽默的墓志铭:请原谅我,我只是喜欢这里的风和海浪。
N年以后。 作为哲学老师的她早已预见生活并非按美好预期行进。你必须在内心中自成体系,并不欲多言。 当共同生活了二十多年的丈夫有了新的女人,并决定要搬出去时,她并没有难过许久,令她唯一生气的,是他把她一本喜欢的书和笔记也一并搬走了。没有纠结混乱、没有荡气回肠,没有顾影自怜。
舍不得丈夫父母处的花园,每个假期都在这里度过。花园中的蔷薇、热带植物都是她多年来辛苦养护种植,花已成林。还有一片她经常游泳的浅海,她最后一个人畅快游了一次。便不再说遗憾。

在法比安开车带她去往山林木屋的路上,她说“想想我现在的情形,孩子长大离家了,丈夫离开了,母亲去世了,我感觉到自由,彻头彻尾地自由了”。
娜塔莉的这种自由,不是无羁绊的自由,是她知晓人们生而孤独。之所以还能感到自由,是她拥有与孤独相处的能力。或许家庭生活曾给过她希望,但残酷现实戳破虚假希望后的真实更令人安心。她从来都只拥有她自己,渐老的身躯包裹着一颗坚实的种子,一根思想的苇草,一枚自洽饱满的硬核。

圣诞节时,前夫讨好的想和一家人过圣诞节,但她并不邀请,友好的告知他该走了。
母亲有遗弃恐惧症,她并不牺牲过多时间去照看她。七十岁病中的母亲仍然保有法国人优雅的气质。穿银灰色蚕丝睡衣吊带,忍着病痛也要买喜欢的外套,关注某个帅气的消防员…………
她终于也做了祖母。女儿对新生命不适应,对着她无端哭泣。她并不意外。我们对彼此的人生问题其实束手无策,哪怕她是自己的孩子。只能让她学着与自己和解。理解自己的苦痛。
整个电影的细节,明亮通透。

餐桌背后整面的书墙。
壁炉处用粗壮的年轮树干做隔板,摆放相框和纪念物。
房间有一处露台,围墙外的绿树茂盛,照得到阳光的工作台。
电影中唯一一次全家一起的午餐,草莓沙拉。并无其它。
偏远的乡村,下了雪的长路。
古老的民谣。
长时间望着空旷山谷。
电影没有结尾。

无数个生命瞬间闪过。……
每个人身上都拖带着一个世界,由他所见过的,爱过的一切所组成的世界。 如果某一天,生活抛弃了我们,至少要保有一些温和的矜持。
我们还有诗,还有书,还有哲学。
不必惧怕将来。将来的事,无论什么,期待着就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