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香港,暮气沉沉》有感
“在2018年,香港平均房价28836美元每平米,世界第一。遥遥领先于排名第二的伦敦17219美元每平米和第三的新加坡16494美元每平米,GDP已经超过香港的上海,北京,深圳分别是15323美元,15088美元,13115美元。
当董建华在全世界游说他的“矽港计划”时,内地的马云还在杭州的一处民宅中刚刚创业,马化腾的腾讯团队也只有10人。
生死渺茫。”
巧合的是,读这一段时我正在香港机场候机,机场的工作人员和乘客来来往往,窗外的飞机起起落落,夕阳斜斜的照进来...
我不是香港人,说不了切身体会,读这篇也不敢说感同身受,却还是觉得惋惜,也觉得恐惧,我怕自己生活的城市成为下一个香港。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与道。
这多难啊!保持着来自底层的渴望,你知道这个世界翻云覆雨,所以常怀敬畏,这是涵养,却又不仅是,这是你明白了这一切失去得有多快,你也知道了现在毫不起眼的人和物在时间的作用下将有多大的潜力。
历史悠久的民族和国家,城市,往往有这种涵养。没有什么长盛不衰,能在历史中褶褶生辉而不是一闪而过的必是得道的,而不仅是会玩弄权术。
术是小聪明,道是大智慧,云泥之别。
有朋友说香港的问题是“民主”,董建华能提出“八万五建屋计划”说明他绝对想有所作为。但“在房价疯狂上涨、持续欣欣向荣的几十年中,整个香港好像只有一个人在着急:董建华。持有大量房产的富人不希望房价下跌,持有一间房子的中产不希望房价下跌,那些只持有四五十平米蜗居的底层民众也不希望房价下跌,而这些人在当时占据了香港的绝大多数。
人心撕掉了遮羞布:他们要的不是便宜的房子,而是只允许自己购买的便宜房子。
终于,2004年冬天,香港房价重新走回了上涨通道。”
在大资本家的鼓舞下,群众们纷纷走上街头抗议,和前几年的中环事件一样。我们即不能期望资本有良心又不能期望民众有智慧。财富如水,没有任何流动就是一潭死水,不孕育任何东西。发展这回事不就是不进则退吗,别人谦卑的时候香港拥有了全世界最贵的房子,今天香港依旧拥有世界最贵的房子,那又怎样呢?本想给你大海星辰你却只要一间屋子。
香港如何,那已经是过去的事了,在经历一次结局也是必然。但这难道不足引以为戒?哪有什么长治久安,只有保持来自底层的迫切,保持忧患和谦卑,像太阳一样对所有人发光发热,我不在乎你来自哪里,我不在乎你有怎样的过去,但我愿意尽我所能帮助你一起看星辰大海。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美国的崛起也是做到了这句话,美国的衰弱也是因为失去了这份气度。
我想说句感性的话,不管希望是否渺茫,真心愿自己的国家和城市可以守住这份涵养,管他誉满天下谤满天下,我都笑纳,只因我知人都离不开水,人都需要太阳,而且人用脚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