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
“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一杯酒……”喜欢听《朋友》这首歌,生活中,朋友总是给了我们许多的温暖和感动。朋友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每个人都渴望知己,渴望拥有真诚的朋友,渴望心灵的碰撞与目光的交汇,渴望情感的交流与释放,让欢乐美好的时光被定格成为永恒。可有多少朋友在生命中来了又去了。又有多少朋友还留在了记忆里?人生能有几个真正意义上的朋友? 军营的朋友是我最难忘的,他们的话语,笑脸,我犹历历在心。有人说过:你有什么样的水平就交什么样的朋友。但我却不这么认为,我觉得,朋友是处出来的,主要是在一起。我第一次到苏伟刚家的时候,是个秋天的季节,天也热。他打电话到值班室让我送个东西到他家。他和钟阿姨在边看电视边包饺子,我放下东西想说回单位值班,他却说你那边没什么事,碰巧了,就一块包饺子吧。我就洗了手坐下了。他说你先歇一歇,一头汗的,吃块瓜吧。他从茶几上拿起一块切好的瓜笑着递过来,看着我,带着浓重的烟台口音说:尝尝,吃。我尝了一小口,凉凉的,奇甜。就一溜小口将瓜瓤吃了个干干净净,扔进了垃圾篓。我看见他和阿姨都在瞪大眼睛吃惊地看着我,我浑身都感到不自在了,苏说:王,这是哈密瓜,不是西瓜,这瓜皮上的肉才是最好吃的,你再吃一块尝尝吧。我好奇的接过他递过来的瓜,却发现阿姨站起来侧着脸走进了厨房,我当时以为阿姨不高兴了,现在想来她是憋不住大笑跑进厨房稳定情绪去了。吃过饺子后我又吃了一块哈密瓜,我高兴地和他说:这是我吃过的最最甜的瓜!他眯着眼睛笑了,满脸祥和。那时,我十八,他三十八。他是机关车队队长,我是小兵文书。我就是连哈密瓜都不认识的水平。 第二次到他家吃饭是中秋节,他打电话叫我和魏云刚到家里帮着杀鱼。他和阿姨还是在包饺子,小客厅的角落的大塑料盆里有一条黄褐色的鲜活的大鲶鱼。我俩挽起袖管端着盆进了厨房,又怕厨房泛起血腥挪到卫生间,那时部队家属楼都是蹲厕盆。小魏叫我拿住鲶鱼,他掂着菜刀横拍鱼头,第二下时鲶鱼挣扎着从我手中窜了出去,鱼身滑滑的粘液怎么用力都拿不住,鲶鱼先是跌落在盆厕边缘,我们还没有来的及弯下腰,它竟然蜿蜒着滑入盆厕内,然后又蜿蜒着滑进下水管道,鲶鱼那么粗,管道那么细,竟然,渐渐的不见了。我俩面面相觑,谁都不愿意先出门去说.....队长催促着进来问:咦,你们杀的鱼呢?我呆呆的指着厕盆的下水道。队长看了周围,一脸迷茫的说:你俩好个菩萨心肠,竟然放生了。那就换个红烧肉吧!吃饭的时候,队长劝了我们不少酒,我们忘乎所以的喝,小脸喝的红扑扑的...... 他不健谈,为人刚毅仁义大度爱护身边人,既是战友又是长辈还是领导,更是情意绵长的朋友。义务兵的时候我跟着他干工作,我很崇拜他,军营见到他时也有点紧张,也不会去甜言蜜语恭维自己的领导。在部队我碰见很多难题,组织上的,职责上的,包括为人处事上的,他都会乐此不倦给于指导和帮助。每到逢年过节,我不会忘记送上我真心的问候。他的仁怀,大度,信誉,热心和刚毅,是我一直敬佩和学习的。这是处出来的感情...... 第一次到赵团长办公室,是因为与单位的领导有了争执,心里愤愤不平向他冒然理执。他听了后笑着说:从管理的角度,领导的对错是职责所在。但从事情的性质论,这里有品质和人格。在这件事上,我不去追究你们的对错和责任,也不会去杖责谁。和谐为上,难得糊涂,你这个年纪应该知道这个了。在我致礼离开他办公室的时候,他站了起来笑眯眯的说:从品质上讲,你做的没有错。 每周二,五,团机关和直属队有篮球友谊赛,我报名参加直属队。比赛时,团长每进一个球都会得到全场的喝彩和掌声还有为首长加油的呐喊声。防守团长的那个干部简直像个汉奸,畏畏缩缩的假防守,甚至让道放投,首长进球后他就表现出心有余力不及的无奈状。中场我换防团长,被我连续几次的封盖之后,我明显的感觉到他的蛮横和侧冲侧撞,介于规于不规模糊之间,他年轻时定是个老手。但我跑的比他快跳的比他高,他早已气喘吁吁了。教导员叫了暂停,说:团长年纪大了,防守不要冲撞着他。但我还是放进不放投,虽然他也进了几个球,但再也不是那种长驱直入如入无人之境轻松状。赛后,他小声指责我:你这小子防守太赖,小动作多。我说有裁判,裁判也没吹我。他瞄着我,翘着嘴角似笑非笑带着冷冷的霸气。 第二次到赵团长办公室是因为有一次周末夜间战友外出惹上了军地矛盾,一个战士挨了打,回来叫人,连队值班员安排整个单位在位的都去了,我也没例外。报仇后回到单位,派出所的持枪来部队问责,被警卫班夺了手枪打进了玉米地跑了。那天团参谋长值班,他负责调查处理这件事情,后来就把我推到了团值班交接会上,说我是值班班长,不分事情的性质就吹集合哨。我找参谋长解释,参谋长却说:据调查,连队值班员没有下达集合令,而是你自主吹的哨。我去团长办公室说明了名情况,团长说:黑的白不了,白的也黑不了,是谁的责任谁就等着挨板子吧!像这样的事情你也能去上杆子?你也不看看周末在队的都是哪些人,观察与思考!你憨勇什么?!那是我第一次看见他生气。后来我调到了804旅,他却已经从804旅旅长位置调到了军部,有时在他基层视察工作的时候见到我,还是爱翘着嘴角眯着眼睛和我聊上一会。那时他是军里的后勤部长。后来他为了当官晋级不少折腾,仕途顺如惠风逆如渊泽,他为这也不少发愁,有时见到他,却少了以前那种熟悉的表情,多了些憔悴,疲倦。他爱部队正派果敢有领导尊严讲品质有人情味,是我难以忘怀战友。如果你敬佩一个人,他又做着令你佩服的事,不论级别有无错落,不分年龄高低,那他就是你的朋友,也是你的榜样。 记得我在阵管连任文书时,因为新兵,经常有刁滑的老兵找我要队部储藏室的钥匙,顺手拿走了招待用的烟茶饮料,为这事我不少挨教导员的训。有个同年兵朋友赵伟衡对我说:人家拿单位的东西是不记你情的,即便你给他,他也不计。因为你是新兵,他把你看成了让弱势。你即便跟领导说,领导也是批你,因为责任钥匙在你手里。如果你管不了领导就会换了你,既然老兵这么蛮横欺人,那你就不要管:如果再找你要钥匙,你直接不给,让他找领导去。试了一次后,我的大腿被那个老兵掐的酱紫暗青。我说,赵,给你送酱大腿了,他很惊奇,目睹后却黯然泪下不住的埋愿自己,他愤愤说:你要对他恭敬着,让他知道你怕他了,物品登记好,再找你要钥匙你就说在桌上,谁进储藏室让谁签个字,拿东西让他自己拿,你只需问问他那什么东西就行了,少了其他的你就报偷。这样领导爱管不管,你也可以甩脱。某个晚上那个老兵要钥匙说取个东西用开开储藏室。我照着赵的布置做了。我问老兵:排长,你取什么东西了,我要登记的。老兵说,我写信,拿了一迭信纸用。其实,他拿走了好几条红塔山,一箱健力宝。事后,老兵被关了禁闭,年底复原走了。他以前给首长干过通讯员,他去求首长开情打个招呼让单位留下他来,首长却未念旧情。在这件事上,我一直诚惶诚恐于心不安,觉得自己是个罪人。赵伟衡军校落榜后选择了退役,他把一件军用大衣送给我,他说你那件号小不暖和,复员了用不着的,留下来给你防寒吧,也算个念想。可能是成长的环境不同,赵的性格爽快够义气很精明也很有度量,随然同龄智商却不在一个层次上。他还送给了我一本笔记本,赠言犹在:顺,不妄喜;逆,不惶馁;安,不奢逸;危,不惊俱;胸有惊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我还记起一个战友在我考军校落榜后给我写过一封劝导信,他对我的失落狠狠的批斗,鼓励我从哪里跌倒从哪里站起来,要勇敢地面对现实,失去的已经错过,把握住现在,重振旗鼓,以免失去更多。信末,他送了我“六然训”:即“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有事斩然,无事澄然,得意淡淡,失意泰然”。信一直保存,每次复读心涌百味..... 我乱七八糟的朋友有不少,球友,网友,牌友.....只要不甘寂寞随叫随到,但是真正发自内心真心相待的没几个。我觉得交朋友第一点就是实实在在,有道德,不坏,善良、孝顺;第二点就是有点责任感,有点对这个社会、底层人的悲悯心。如果彼此有共同价值观,聊得来,最好不过了。 我不喜欢兄弟,哥们之类的称呼。我喜欢朋友、战友这个简单的称呼。兄弟、哥们含有很大的酒肉世俗的成分。一旦有利益牵扯,用得着,好到穿一条裤子,没了利益,人走茶凉。我也不喜欢同学聚会之类的宴会,每个人都在萱表,客气,热情的虚伪。还有那种口是心非虚情假意巧舌如簧的领导,在位置的时候横眉冷对千夫指,没了权利的时候,慌的跟夹尾巴狗似得,心虚的就怕没人跟他打招呼,怕你不理他,从来不会和善主动地看下级,没了权利,却就会了。这种人交往的朋友,就像树倒猢狲散般的,各自盘算着数落着手中得到的果子,只有窃喜和懊恼。这种氛围处下来的感情很悲哀。所以朋友要处,处心。 心怀感恩,朋友永驻。很庆幸,我有几个真心的朋友。他们在某些方面都很有才华,眼光独到,最重要的是人很实在,对我的成长给予了巨大的帮助,给我以鼓励和力量。有时候很感谢他们,真的。端午节放假前,有个战友打电话说要来高密找我一起转转,我托徐中旺要了六张红高粱影视基地的门票。端午节过去了他也没有来,因为老母亲要坚持回老家。我听见他在电话里顿顿的问我,你那几张票有期限吗?我说,没有期限的,你来了,它就生效了。 不要以贫富之分交朋友,他有家财万贯与你没有一毛钱关系,别把自己弄成哈巴狗。不要看见别人有光环就想和人家交朋友,这样得到的只是虚荣和失落。不要在你得意时对自己的朋友轻蔑、宣傲气,小心海市蜃楼虚空的塌陷。不要在朋友有困难时选择回避,不耐烦,小心你失去真心和品质。真正的朋友,即使他身无分文,却舍得把唯一的馒头分给你吃。这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