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门阀政治2
郗鉴协调门阀关系,稳定抗胡政权。京口(镇江)的作用,控制三吳,抵御海盗,拱卫京师。对建康持续军事压力。郗鉴家族扎根京口,经营有方,稳定政局。东晋初靠王导,司马政权和门阀稳定,门阀为控制皇权,互相角逐,郗鉴平衡二者,使东晋维持较长时间。
颖川庾式,联姻皇帝,出入儒玄。士族人才少,愿做官的更少,庾亮出类拔萃,玄学表现和儒学内涵。主张维持门阀政治,力抗宗室和其它外戚,维持庾王争霸格局,压制皇权对门阀政治的反抗。涉及士族共同利益时与王导保持一致。战胜宗室,旧族,流民帅反叛后,士族间矛盾成主要矛盾,多头之争。江州(九江),成庾王之争焦点,庾胜出,只一年就易手。庾氏经营上游,被桓温去除。北伐,增加个人威望和门户权势,巩固上游势力。庾亮借北伐排挤桓宣,意在夺襄阳且不放心流民帅。
桓彝平乱,扩大家族影响,但势力孤单。永和年间,桓温兴起,联姻朝廷,庾氏和朝廷都争取,北伐有功,形成新秩序。庾氏衰落。桓温做大后朝廷不可控。儒学世家,亦学附庸风雅。司马昱殷浩作为名士集团与桓温对峙,抢夺北伐旗帜扩大影响。殷浩失败后,桓温权力上升。引朝局北伐,消耗朝廷实力,静观朝局。桓温两次北伐获胜,声望大增。第三次虽败但取得徐州豫州,权力达顶点,控制朝政中枢。皇权最低点,门阀权力最高点,桓温未篡权由于门阀挫败,王谢辅政,扶持司马,道教。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