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杂谈 | 天安门与母亲
母亲说,你去那里一定要多拍照片给我看。
你去了,就等于我也去了。
北京的四月,微微拂动嫩青色的杨柳,一簇簇热闹非凡娇艳的桃花,温柔而又淡淡的丁香,今天是一个大风的日子,春天的气息如此浓烈。
我就出生在这个万物复苏的季节,热情洋溢总是充满着一切希望.
家乡的季节不像北京这样明显,她只有两个季节,一个是冬天,因为又冷又潮湿,连绵的阴雨要到夏季才肯停下,我们很少有机会能够穿薄款的风衣,大多数的时候,是直接从羽绒服跳到短袖。
排队过安检的人很多,志愿者说,大部分都是第一次来的。每个人都在欣喜地拿出手机留下这这个时刻,广场上许多挂着一个普通相机的摄影师熟练的走动着:拍照吗?留念一个,高清照片!
记得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叫《十里长街送总理》,教我们的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头,他为我们诵读的时候,声音哽咽,热泪盈眶。我记得课本上的配图,一辆装饰着大白花灵车经过天安门前,群众站满了街道两边,神情悲痛。
我也跟着有些难过。
二十多年后的这个季节,我站在天安门广场前,望着城楼上悬挂的毛主席头像。
父亲说,你该去毛主席纪念堂看一看,看看水晶棺里的毛主席。
朋友圈被因为凉山大火失去生命的三十多个年轻人一片悲恸, 抖音里:声声呼喊,英雄回家!让人眼眶发酸,其中有一位便是来自我的家乡,我并不感到自豪。只是悲痛,自从有了女儿以后,便能够懂得母亲失去孩子的苦楚,家乡全县上下明天将会举行浩大的迎接仪式,他的骨灰将会被安放在烈士纪念馆,与很多前辈们在一起。
普通人的岁月宁静而美好,我们大部分的时候只需要为自己的生存/感情,及无端小事而烦恼。
殊不知,这也是一种幸福。
只是很多时候,我们的贪念太多,不懂得珍惜。
天安门广场涌动的都是和我一样朝气蓬勃的年轻人的面孔,在大部分城市里,你只能看到一群群中老年人在外面晒着太阳。
没有活力,世界总是更替的,90后也会慢慢老去。
00后慢慢的成为主角,再慢慢的更替。
只有天安门一如当初的恢弘。
生如蝼蚁,死如尘埃。
命薄似纸,唯有不屈之心生生世世不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