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望太公
今天去深圳看望太公。
太公95岁高龄了,身体还很健康,只是老年痴呆(虽然我不太喜欢这个词),不能正常交流,只是一直静静坐着,看着我,时不时说出一句答非所问的话,其实这样看着,也挺难受的。这种病太可怕,太残忍了。
但是舅公爹说,他这样也挺好的,因为这样,就不会感觉一个人孤单啊什么的了,没有什么烦恼的事。乍听这句话我觉得荒谬至极,但是想想,其实也不无道理,毕竟感到孤独烦恼的痛苦,和不辨人事相比,哪个更痛苦呢?
幸运的是太公记忆还好,常常突然我们说起从前。 比如,他时不时说:“我的大哥,蓝kui,你认不认识啊。”“不认识啊”接着是他失望的眼神。
太公的大哥,是黄埔军校的毕业生,在抗日时的南京保卫战中牺牲了,具体信息我也(暂时)不太清楚,但是黄埔军校的花名录上,南京记载的资料里,是有蓝kui太公的名字的。太公之前清醒的时候,常常写信,希望给蓝kui太公争取到烈士的名誉,无果。我想,这也是太公的一个遗憾吧。
“我大哥很好的。”太公憨憨地笑。
还谈到了太公的父亲,太公说“我父亲是农民,很聪明,人很好,但是走的早。”
太公还说:“我们(蓝家)也有一些人了嘞。”,比了比在座的我们,看来他似乎也知道我们是亲人?
我看着太公,他笑着,又像是在思考什么,我希望他能多说说,多让我们这些后辈,多了解了解他和他的一生。
太公1925年出生,十几岁时读了军政学校,后来参加了解放军,解放后去抗美援朝,胜利后在军队里被选入清华大学读书。
尽管太公不认识我们了,无论是儿子,女儿,外孙女,曾孙,都要问“你是谁啊?”,尽管我们也不太了解太公的过去,那些艰难的,精彩的,曲折的岁月,但是,传承,总是载着每一代人的希望,每一代的期待,一代又一代,将我们的生命,我们的记忆联系起来,延展开去。
以我笨拙的言语,记录太公的话。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你镜头中蓬勃向上的生命力新409篇内容 · 3.8万次浏览
- 树张力拉满时刻新96篇内容 · 1.0万次浏览
- 陪伴我们长大的儿童剧新4206篇内容 · 2.6万次浏览
- 推荐一部百看不厌的医疗剧新4665篇内容 · 9.8万次浏览
- 秋分至,丰收时8171篇内容 · 3.8万次浏览
- 暂停打工后,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558篇内容 · 78.1万次浏览
- 想做的事,别等“以后”1.0万+篇内容 · 1895.2万次浏览
- 独居中年女性最难面对的困境1.0万+篇内容 · 59.1万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