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完结】《妇女:最漫长的革命——当代西方女权主义理论精选》读书笔记
为DDL而阅读所做的比较简略的读笔,原本更精彩。
版本信息: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李银河主编,1997年5月版
一、《资本主义、家长制与性别分工》
作者:海迪·哈特曼
1、妇女在劳动力市场的从属地位加剧了她们在家庭内的从属性,在家里的从属性反过来又加剧了她们在劳动力市场上的从属地位。(P61)
二、《超越不幸婚姻——对二元制理论的批判》
作者:艾里斯·扬
1、我的论点是:把妇女推向边缘,从而使她们起次要劳动力的作用是资本主义本质的和基本的特性。(P92)
三、《男性生命周期中的女性地位》
作者:卡罗·吉里根
1、从亚当和夏娃的传说中就可以看出这种男性中心的心理定势:女人是由男人的肋骨做成的,她是被动的、不重要的附属品,是伊甸园中的变态者,使亚当堕落。心理学理论家们同样接受了这种倾向性灌输。男性的生活被潜移默化地视作全体人类的标准生活。(P108)
2、弗吉尼亚·伍尔芙写道:“女性的价值经常明显地有别于男人决定的价值体系。运行、贯穿于全社会的是男性价值观。”结果,女性自己开始对自身感受提出质疑。出于对其他人意见的尊重,她们根据他人标准来调整对自身的判断,“根据外界权威调整自己的头脑”。
伍尔芙提出的这种女性对他人意见和价值观念的顺从现象广泛存在于20世纪妇女之中。妇女们怀疑自身,失掉自信,失去了自己的声音。妇女们公开表述自己的观点成为一件十分困难的事,甚至连私下面对自己时都难以找到真正的自我。女性面具如此牢固,如此威力无穷,使女性迷失掉自己。
女性这种屈从的根源不仅在于社会歧视,也在于她们在道德方面的担忧。她们太关注他人的情感变化和需要,她们照顾他人的责任感太强,以至她们失去自身存在的价值。这种缺憾使女性的道德评判出现混淆,过于关心人际关系和责任。女性自身的心理发展进程因此受阻。这是诸多妇女问题的核心所在,是妇女诸多困扰的真正根源。(P116-117)
3、女性自身价值的实现依赖于她们对人际关系质量的维系,又以她们照顾他人的能力为衡量标准。在男性生命周期中,女性形象和地位是哺育者、抚养人、照看者、贤内助、人际关系协调人。不过,当女性为男人提供照顾时,男人由于男性心理定势及经济等方面的原因,并不在意、珍惜这种关怀。(P117)
四、《非哲学的社会批判》
作者:南希·弗雷泽;琳达·尼克尔森
1、由于在迄今为止的大多数社会中,女人总要把她们生命的相当大一部分时间花在生育和抚养孩子上面,她们的生活一直同“私人领域”关系更紧密;而男人则有更多的时间和机动性去从事家庭之外的活动,而政治结构正是由这种活动造就的。因此,正如罗萨尔多所说的那样,即使女人在许多社会中拥有一些权力,甚至拥有大量的权力,女人手中的权力还总是被视为不合法的、扰乱正常秩序的、没有权威的。(P140)【不过注意,本文作者批评了这种过时的做法~】
五、《性别:历史分析中一个有效范畴》
作者:琼·W·斯科特
1、女权主义者在性别研究中采取了多种研究方法,这些方法可归纳为对三种理论取向的选择。第一种纯女权主义理论,力图解释父权制的起源;第二种马克思主义传统,力图与女权主义批评达成一致;第三种基本上是从法国后结构主义和英美客体-关系理论中分离出来的,运用各种心理分析学派的理论解释性别主体认同的产生与再生。(P158)
2、性别是代表权力关系的主要方式。换言之,性别是权力形成的源头和主要途径。性别不仅是权力形成的舞台,在西方基督教及伊斯兰教传统中,性别还是维护权力永久的方式。(P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