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四月芳菲尽

第一次看到樱花@2012
踏入四月天,2019就已经过了四分之一。
看了下读书清单,其实18年12月到19年1月,在工作之余看了不少技术书,像effective C++、设计模式、程序员自我修养、clean code,这几本都是经典好书,看完会对之前经历的种种有了知其所以然的看透感。然而,即使在看的时候加以实践,久而久之,疏于应用,就会逐渐淡忘,无法形成一种意识。写代码是门手艺,光看书是学不会的。
我也不赞同写太详细的读书笔记,那样容易为了写而写,本末倒置。简单的读书笔记,如梳理大纲可以帮助理清书的框架逻辑;记一些要点或易忘的细节,可以起到辅助记忆的作用;写一些书评或者批注可以留住读时的真切感受。
说到底,还是缺乏实践的场景,技能还是要在真刀真枪的实战中磨炼出来的。
这就是为什么我一直觉得读国内的研究生效率太低。研究生院的教学质量可能还不如本科,既没有足够耐心打好理论基础(最优化理论、向量微积分、随机过程),又很难得到严谨扎实的科研指导,在学术上注定是比上(博士)不足、比下(一般本科生)有余,实际水平是远不如国内顶尖本科生。等等,跟本科生比学术水平??另外在实验室做的那些项目,写的大都是没经过工业级大规模锤炼的demo,工程能力并不能通过写玩具代码练就。
如此下来,最理想还是本科毕业进大公司,在实战中参与工业级系统的演进。亲身填坑了,工业界的痛点便一览无余。这个观点,从读完研一就没变过。
一转眼,毕业又快一年了,还是没有追上那个自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