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人旅程
那个时候还是大一,入学不满半年吧。 转眼元旦将至,室友回家的回家,留校的留校。经历了初恋的分手,感觉大学生活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反而有些沮丧,没了当初的期待。 年少时候总是容易冲动,等到下完课回宿舍简单收拾了一下,就背着单反坐上公交去了火车站。等我去自助取票机上买票的时候,发现我的身份证居然不能买票,因为以前没买过火车票。然后就去了窗口购票。 火车是坐到吉首下的,下了火车出站左转就有一个小的汽车站,开往凤凰的旅游专线,坐满就发车。

在火车上遇到形形色色的人。途经襄阳,上来两个襄阳文理学院的女孩儿,陌生而又年轻,想过去一起聊天儿来缓解旅途的枯燥,又担心别人不理睬,反而碰一鼻子灰,想来还是脸太薄。路过宜昌站的时候,上来一个年轻小伙儿,一看就是很有朝气的人。火车哐哧哐哧晃达着,也不知道谁先开的口,反正就那么聊起来了。两姑娘是毕业旅行,为了纪念一下友谊。小伙子就比较有意思了,他是刚上班不久的很有活力的上班族,是那种可以一个人跨省骑行的。但他这次和我们目的地并不一致,他不是去吉首最著名的景点凤凰古城,而是去吉首的另外一个并不怎么太出名的小镇。小镇的名字叫芙蓉镇,就是当年拍摄《芙蓉镇》的取景地。只是去的意图挺有意思,不为游玩。只是感觉上班有些累了,想找个小镇好好睡两天觉,睡好了再回去上班。后来出了吉首站,在汽车站外边的面馆里吃完饭就分道扬镳了,我和两姑娘去凤凰,他去芙蓉镇睡觉了。

单人旅程总的来说还是很自由吧,不用和任何人商量,想去哪就去哪。在到凤凰的第二天,我和两姑娘也分开了,因为女孩子嘛,走哪都要不停的拍照和自拍,我也有些厌烦了,分开倒也落得个自在。凤凰的夜景很美,少了翠翠那个时代边城的清净,沿河上下,灯光旖旎。自己就拿着单反,看见想拍的景色和特色的人文了就用相机定格下来。


元旦也算是寒冬时节,河边的酒吧一条街少了往日的喧嚣,服务员站在门口招揽着生意,询问门口过往的行人要不要进去喝点小酒。我没选择进去喝酒,因为感觉这里的酒吧好像和映像里的边城凤凰并不搭。除了这些酒吧外,江边的特产小店里卖的猕猴桃酒各种果酒也不少,我就买了壶猕猴桃酒,还挺好喝,也挺好看,浅绿色装在透明的葫芦里,提着也不重。只可惜后来返程的时候还没喝完酒弄丢了。

单人旅程很自由,不用和任何人商量,可以自己一个人拎着一壶酒去找沈从文的墓。也可以一个人坐在风雨桥上看江水缓缓的流淌。看腻了就去古城里听听卖鼓的敲打非洲鼓的声音,也是很享受的。返程前一天的晚上,凤凰大桥桥头的一家小饭店,寒冬的夜里,小店里燃着炉火,供吃饭的人取暖,小店是一家夫妻店,两口子在店里做小吃炒饭,女的给我炒着饭,男的准备第二天的食材。因为冬夜的原因,店里没啥人,路上也是鲜有人走动。花了十几块钱点了份血耙鸭饭,和老板聊起了苗寨,下蛊,巫师在苗寨里的传承,听他们年幼时在苗寨的所见所闻。我吃的很香,也听的津津有味。


再后来,到现在毕业为止,也去过一些地方。但是再也没有一个人说走就走过。当然,也再也没有对某一次旅行有这么深的印象过。可能是人越长大就对事物并没有那么敏感。随着人的成长脑海里的记忆越来越多,但大多都是重复的写入,很少有年少时光里对每一件事物都充满着新奇和美好的向往。

写于二零一九年四月四日凌晨。发生于二零一五年十二月三十日。
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