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百农》

主角Zain剧照
“我想控诉我的父母,控诉他们把我生下来”
法庭上,在对话中,剧情层层推进,Zain说出这句话的时候,电影自然地到达了一个情感的高潮。因为不想生而为人,Zain终于表达出了自己的不满。
在他的视角下,他不满无能也无心抚养小孩却一直生育的父母。当别人的童年是坐着校车去学堂的时候,早早被迫长大的Zain却要为这个窘迫的家庭去工作,用不符合年纪的瘦弱的双臂努力拉着送煤气罐的车。但在这样的情况下,让Zain真正愤怒的是,他的爸爸妈妈可以丢弃为人父母的良心与责任,将年纪轻轻的妹妹“卖”给房东做作老婆,可能在他的父母角度看起来,某些程度这是为他们的女儿着想,在精神和人性的层面上,他的父母一直在让他失望透顶。
纵观整个电影主题,其意在讨论的定不单单是一个家庭的情感伦理问题,在电影中不同元素的加入,比如埃塞俄比亚非法劳工黑人女人和她的儿子剧情的加入,还有故事推进中牵扯的有关宗教,社会各方面矛盾,这部电影更多地想通过Zain的世界中发生的事情去直面黎巴嫩社会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问题。
Zain在法庭上还可以控诉他的父母,那么千千万万因为战争,贫穷,宗教矛盾,社会混乱黑暗而受苦的人可以去什么平台去控诉呢,而控诉的对象又是谁?在不稳定的社会条件下,每个被动接受状况的人都渺小地宛如蝼蚁,轻如尘埃,想要在世界洪流中仅仅是生存下去都艰难无比。这是所有深度苦难电影的共同点,无力感,因为在最深层的恶面前,一个普通的人是无法招架的。
如果真的存在一个平台可以让深受苦难的人也去控诉,大概会喊出这样的话,为什么这个社会,这个世界,要让我存在又并非以真正的人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