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内容运营全解剖,看这一篇就够了!
就在昨天,抖音刚刚宣布了他日活突破1.5亿的惊人成绩。这意味着抖音已经比肩快手,成为又一款国民短视频APP。而就在今年2月的短视频大战,今日头条旗下的短视频APP还要以组团数据才能与快手相抗衡。
短短的4个月时间,抖音就可以单挑快手,其野心甚至开始让腾讯警惕。可以说,这一年,是抖音带火了短视频,让其成为了互联网行业的新风口。
让我们感受下抖音一年多来风一般的成长趋势:

抖音下载.png
抖音在一年多的时间如何做到这一成绩?好奇的人肯定不止我一个。作为内容运营的从业者和短视频的深度用户,我想从自己的观察入手,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尽可能地为自己也为大家还原抖音APP的成长过程。希望能对大家和我自己都有所帮助。
早在2017年3月底我就注册了抖音,我的抖音号是7位数的,至今为止,我已经在抖音贡献了1.5万赞,上传了200余条作品(后来删掉了大部分),我为抖音贡献的活跃时长甚至大有超过网易云的势头。
可以说,我不但亲自见证了它的逐渐火爆,而且是一个深度的参与者!
早在抖音刚火的时候,我就有心写一篇全方位分析抖音运营方式的总结(因为实在是觉得抖音的运营非常的精妙),但是作为一个深度的拖延症患者,迟迟没有提笔,直到最近受到了一点小小的刺激,让我突然有了动力:
抖音刚出世时候我就异常想参与到这个团队中去,但由于抖音在北京(一个我异常抵触的城市),而且当时也没有什么充分的离职必要,就一直只是以一个内容生产和消费者的角色参与着这场演变。而近期抖音微视的大动干戈,让我再次燃起了欲望:
首先腾讯是我非常想要去的一家公司;
其次我正处在离职期;
最重要的是,看腾讯现在的态度,是准备要跟抖音死磕到底的,这就非常正中我下怀了——如果不能加入自己想加入的产品团队,加入到其竞争对手中与其一决高下,也是非常酣畅的一件事情啊。
于是我带着一棵树上吊死的决心,投并只投了腾讯微视的职位!
然而天不遂人愿,我在终面GM那里挂掉了……求之过急,乱了阵脚,对方问我的好几个问题本来自己之前是有深入的思考的,临场却答得一塌糊涂,现在想起来都想给自己一巴掌……
于是,痛定思痛,我决定一鼓作气把自己所有关于短视频和内容运营的思考都总结写出来,免得以后遗憾。
以下思考和总结均为个人观点,如有异议欢迎讨论指正。未经本人同意禁止转载!
我的分析将分为两大块展开:
一、抖音进化史——一部精彩故事的铺垫:
1.抖音历次版本中的重要演变,及其背后逻辑分析
2.抖音历次内容运营倾向调整,及其背后战略思考
二、抖音内容运营全解剖——一次暗流涌动的崛起:
1.短视频市场的天时地利人和
2.为什么蹿红的是抖音,而不是快手?
3.步步为营,点到为止的运营教科书
4.对抖音和其竞争对手的一些薄见
一、抖音进化史——一部精彩故事的铺垫
- 抖音历次版本中的重要演变,及其背后逻辑分析
抖音自2016年9月上线以来,经历了大小几十次改版,其中一些功能的改动,从侧面上反映了抖音在运营和战略思路上的一些调整。
这里,我简单做了一个对照表格,将我认为抖音比较重要的几次改动,配合这些改后背后的运营/战略思考做个简单罗列:

11.png

22.png

33.png

44.png
从历次版本更新的历程来看,抖音在定位“音乐短视频社区”的基础上,“优化产品拍摄体验——培养优质内容——增强社区互动氛围——沉淀和增强社交关系链”的发展思路清晰可见。这样的发展思路让抖音不仅获得了优质内容,让优质内容的生产、分发、消费在抖音内部形成良性的自循环,更让抖音相较其他APP拥有了更强的用户控制能力,这也是同样已经日活过亿的快手并未引起腾讯警惕,而抖音却能让其重启微视的重要砝码。
有人可能觉得我说的危言耸听,似乎忽视了头条算法和整个短视频行业的火热带来的推波助澜。这两者固然重要,但我这么思考自然有我自己的原因,具体我后续会提到,现在,我们在理清了抖音产品发展历程的思绪后,还需要理一理抖音的内容运营进化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