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贷网出事后,除了报案登记,投资人还能做什么
▲点击蓝字关注 @斜杠投顾

作者l金刚
作为一名在P2P行业工作了五年的理财顾问,每次有公司暴雷都心情复杂。E租宝暴雷到最近的团贷网出事,除了是金融媒体的狂欢,也是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考验。发了朋友圈谈下感受,很快就有人发来微信:“怎么又出事了?宜信会不会有问题?P2P是不是不能投了?”我早该写写文章,从从业人员的角度分析分析,如果你也有以上的问题,你该坐下来好好看看了。
首先我声明:这五年,我和我经手的客户,在P2P领域乃至在固定收益领域,投资无一亏损,本息百分百兑付。甚至不少客户在我的建议下,成功避开了这些年的P2P暴雷。
这不只是运气!
以团贷网出事为案例,我分析了普通人在投资P2P容易犯的七种错误。
第一:迷信排名

排名似乎是最快判断平台好坏的标准之一,团贷网在某些媒体的排名中都在前20,也有人把这称为“头部平台”。但实际上,P2P行业没有标准的排名一说,在监管未出备案名单之前,所谓的排名只能帮投资人从几千家P2P公司中挑选出规模、名气大的前100家,但规模、名气大不等于靠谱,君不见当年E租宝在某些媒体的排名中还上过第一。
第二:迷信媒体

自从自己开始写公众号做自媒体后,我更加能理解为什么买产品不能看广告了。团贷网最出名的广告之一就是请了王宝强代言,看微博还有人居然因为粉王宝强而投资团贷网。媒体只能为平台提高知名度,并不能为其增信。这帮“媒人”也不是金融专业人士,无从对平台审核起。想想2015年E租宝在央视打的广告是不是清醒多了?
第三:迷信荣誉

荣誉包括获得的奖项和加入的组织。企业经营需要荣誉傍身,尤其是金融公司,本身就是经营着信任,更需要荣誉。每次P2P公司暴雷,各种机构对这家公司颁的奖就成了最大讽刺。举例团贷网最新的一个奖是2019年315中国消费市场行业影响力品牌,颁奖单位是消费日报。如果一家公司热衷于宣传这种与金融安全无关的奖项,甚至是假的奖项,那这公司不靠谱居多。按之前某领导说的:好公司只宣传花钱买不到的奖。
第四:迷信风投

团贷网第一次成为焦点是创始人唐军2012年213万元拍下史玉柱的“天价午餐”,成功傍上了史玉柱这根大腿,并打入了史玉柱的社交圈。此后,团贷网相继进行了4轮融资,其中A、B、D都与史玉柱有关。而这些融资中,真伪难辨。B轮融资方九鼎已经甩锅:团贷网系公司在管基金已投项目全部退出。再举例2018年暴雷的草根投资,融资历史同样亮瞎眼。风投当然是平台很好的背书,但由于风投协议无需公开,单看网上公开的融资历史也很容易误判平台实力。
第五:迷信上市

首先,团贷网不是上市公司。而是入主了一家上市公司,原来叫鸿特精密,现在叫派生科技。但由于关系复杂,加上媒体渲染,常常让人以为是团贷网上市后依然暴雷。目前没有一家P2P公司独立在国内上市,更多的都是一些参股。当然即使独立在国内上市了也不意味着绝对安全,国内资本市场不成熟再搭上乱象丛生的P2P,很难说不会再出幺蛾子。
第六:轻视出身

也是团贷网暴雷之后,团贷网背后的创始人唐军才更多被人们熟知。很多人即使投资了也不会去研究企业背后站着的那个人。而一个企业的基因常常与创始人密不可分,我看了创始人的视频和报导才知道这一切是多么儿戏。唐军,非金融科班出身,一个87年的小伙子,大学没读完就退学了,身无分文跑到东莞,靠着帮人放贷赚了第一桶金,转身创业就做出了团贷网。不是说屌丝创业就一定不行,但一个非金融背景的人做的P2P公司,我很怕他不懂得敬畏风险。
第七:轻视资产

实际上,P2P主要做的就是借贷信息的撮合。很多P2P公司都热衷于宣传自己多少家分公司,但这些都是理财公司,投资人也不够重视资产端的数量和质量。团贷网的资产端始终不够透明,从官网上也找不到借款的入口。根据某些资料,我了解到团贷网主要做的是小微企业的借款,加上本身实业做的小黄狗环保投资项目,有理由相信团贷网已经违背了P2P小额分散出借的原则,甚至是自融。
总结,团贷网不是头部平台,不是上市公司,甚至不是真正的P2P平台。
其实这些错误从2015年E租宝、大大集团等平台暴雷后陆续都可以总结出来,我也不止对一位投资人说过类似的分析,但极少人听进去,包括现在。
用一句话可以形容这种现象:你永远无法叫醒装睡的人。
记住了以上的教训,投资人未来还要不要参与P2P投资?
我的建议是风险承受能力低者,自身不专业且身边没有靠谱的理财顾问人士不要参与,至少在监管备案名单出来之前,把在其他平台投资的P2P资产陆续撤出来。
有一定鉴别能力者,可以适当参与,投资比例不超过总资产的30%。建议只投资行业前三平台,行业前三位置一直挺稳定,但我不方便在这边说出来是三家,有兴趣的可以后台留言,我单独发送。
关于行业的未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上,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李东荣回应“团贷网爆雷”事件时表示,互联网金融的整顿是国家几年以前就确定的工作目标,迄今为止一直朝着这个目标迈进,“坏人”继续清除出去,“好人”依法运行。
老领导说过一句类似的话:“冬天”挺好,可以冻死“害虫”。
当然,在春天来临之前我们也不用太过自责。毕竟,庞氏骗局和大多金融欺诈都不是中国人发明的,美国人居多。金融创新也不会因为因此而停滞。相反,教育了投资者和从业者,行业能够痛定思痛,总结经验。我坚信,做投资者教育,是一件非常有价值的事。
相关阅读


如果你喜欢今天的内容,记得点击右下方【在看】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