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Lingyin Si Monkey Disciples and The Origins of Sun Wukong(12)
The Lingyin Si Monkey Disciples and The Origins of Sun Wukong
Meir Shahar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 52, No. 1 (Jun., 1992)
译 杨瞻
在罗楚约所写文章的八十余年以后,著名的灵隐寺僧人契嵩(1007-72)在其地理志书《灵隐山》中,对慧理的传说作了简要的记述:
关于飞来峰,印度僧人慧理说:‘这是从我的祖国印度灵鹫山飞到这里的一座山峰。山上肯定隐居着众多神仙(仙灵)。接着,慧理召唤出了白色的猴子(呼白猿),证明了山上隐居着众多神灵。
契嵩所记载的慧理猴子所具有的神奇的能力,在罗楚约的记载中只能从其在居住在灵鹫山推测出。猴子的出现证明了不朽的神灵仍然居住在山上;不可否认,猴子也是神灵中的一种。对隐藏的不朽精神的引用将流行的慧理传说与中国的佛经注释相联系。同时,这也形成了灵隐寺自身传说的一部分。
述的故事有一个不同之处。在罗楚约的故事里,猴子和慧理一起来到中国,而在契嵩的故事里,猴子似乎和灵鹫山一起飞到了中国,只是在他猴子到达这里时,这座山被慧理概括了一下。
成书为1256年的一本僧侣传记总集,名为《武林西湖高僧事略》[Wulin Xihu gaoseng shilue](杭州西湖地区著名僧侣的简介),记述了上述的这一点。这本传记是按人物的时间顺序排列的,从慧理的传记开始:
晋代的三藏理法师(265-419):名叫慧理,是印度人。在东晋咸和年间,他旅行至此。当他到达杭州的时候,他看到了这座奇怪的飞来峰的山崖,慧理说,“这座山是从我的家乡印度的灵鹫峰中的一座飞来的。我很好奇,它是从什么时候来到这里的?当佛祖在这个世界的时候,这座山里隐藏着很多神灵(多为仙灵所隐)。现在还跟过去是同样的吗?”从前,有一黑一白两只猴子,住在这座山(灵鹫山)的山洞里。慧理在洞前召唤他们。猴子响应了他的号召,走出了洞穴。直到那时,人们开始渐渐相信他。因此,这座山名为飞来峰。就在这地方,慧理建了两座寺庙,首先是灵鹫寺(Grdhra-Kata),然后是灵隐寺。法师慧理经常坐在飞来峰的崖边打坐。因此,这座山崖被命名为理公岩 (Ligong yan)。
今天,安葬慧理遗骸的塔还在这座山崖下面。文章的最后是一首挽歌:
一座山峰自西向东方飞来。[A peak came flying, From the West eastward]
跟着它的脚步,慧理法师也来到了这里。[Following in its trail, the Master arrived as well]
在很冷的山崖边,慧理召唤猴子(呼猿洞)。[Cold is the cave where he summoned the monkey (Huyuan dong).]
在空旷的山崖上,慧理打坐于此。[Empty is the cliff where he sat in quiet meditation]
花儿盛开又凋谢,春风吹过了多少次?[Flowers bloom and wither. How many times a spring wind]
【附《武林西湖高僧事略》晋三藏理法师 师名慧理。西竺人也。东晋咸和初。来游此土。至杭。见山岩秀丽。曰。吾国中天竺灵鹫山之一小朵。不知何年飞来。佛在世时。多为仙灵所隐。今此亦复尔耶。洞旧有黑白二猿。遂呼之。应声而出。人始之信。飞来峰由是得名。师即地建两刹。先灵鹫。后灵隐。常宴坐岩中。因号理公岩。今瘗塔在焉。 赞曰。 一峰飞来 自西而东 师亦戾止 爰指其踪 呼猿洞冷 宴坐岩空 花开花落 几度春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