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新注:蒙卦第四(限时公开)
导读:作为中国文化的大道之源,易经博大精深,但却很难找到一本能轻松读懂的书籍。草根哲学家研读易经十载,带您从逻辑的角度生动分析六十四卦卦爻辞,让您轻松学懂易经。

山水蒙卦。蒙卦为周易第四卦,紧随屯卦之后。与屯卦互为覆卦,即两卦的卦形正好互为颠倒。从卦象看,上卦为艮,艮为山;下卦为坎,坎为水。内坎为险,外艮为止,向内退则遇水困险,往前进则有高山阻止,此时迷茫不知所措,呈现蒙昧之义,故卦名为蒙。
“屯”为初生,“蒙”为蒙昧。在事物发展的初期阶段,多处于蒙昧状态,开发民智便是首要工作,这就是启蒙教育。蒙卦的中心内容,就是论启蒙之道。全卦义旨是揭明“启蒙发智”的道理,其中既有为师之道,又有求学之道,反映了一定程度的敎育思想。今天经常使用的词语“童蒙”“启蒙”,典故就出自本卦。
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
译文:蒙卦,亨通。并非我去求蒙昧的儿童,而是懵懂的孩童来求我。初次占筮,告诉他结果。如果一而再来求占筮,那属于亵渎,亵渎则不能告诉他。适宜正固。
注解:“筮”为卜筮,古人一般决疑不定时用蓍草占卜。儿童的心智处于蒙昧状态,所以称为童蒙。他们自知有所不明,所以要来求我(掌握易理,懂得占筮的人)。童蒙既然来求我,我当以易理告之。但占筮时心诚为第一要务,如果再三占筮则有亵渎神明之嫌,对神明不敬,想利用神明来佐证自己的意念。
《象》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译文:山下流出泉水,这就是蒙卦。君子由此领悟,要以果决的行动培养自己的道德。
注解:上卦艮为山,下卦坎为水。山下出泉,泉水冲破山石的阻碍而流出,象征蒙昧得到消除,智慧得以开发,非常形象。人的智慧首先应表现在品德修养上,所以君子观此象想到要“果行育德”。为此,一定要像流动的泉水一样果决,一往无前;像汩汩不绝的泉水一样修习德性。
六爻逻辑及解析:万物初生后处于蒙昧状态,蒙卦主要讲述如何教化天下,使百姓摆脱蒙昧。此卦九二、上九两根阳爻是击退蒙昧的主要力量,自然吉祥,其它四根阴爻吉凶主要以与九二、上九的相对关系而言。九二爻以阳刚居阴位,且处下卦中位,象征贤能且谦逊低调行中道,为蒙卦卦主。上九处于卦终,本身位置比较尴尬,但依赖君主六五授权,只要把握好度自然不会有灾难。初六处于蒙卦之初,最为蒙昧,但与卦主九二亲比,所以能被启发蒙昧。六五居上卦中位且与九二相正应,吉祥。六三本应与上九正应,但以阴柔不正且下乘九二,见利忘义,故不吉。六四与九二、上九距离遥远,且被六三、六五两阴爻阻隔,自然不吉。
初六:发蒙,利用刑人,用说(tūo)桎(zhì)梏(gù)。以往吝。
译文:启发蒙昧,适宜用刑罚来规范人们,借此让人们摆脱桎梏。但如果长期采用酷刑,则会有灾难。
注解:初六居蒙卦之初,位置最下,以阴爻居于阳位,不中不正,象征蒙稚未开、不守正道的学童。“桎梏”,中国古代的刑具,在足曰桎,在手曰梏,类似于现代的手铐、脚镣,引申为束缚、压制之意。
《礼记》中有一句非常重要的话:“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今天我们对这句话的有误读。在古代,约束士大夫阶层主要依靠礼制,但并不意味着士大夫阶层可以搞特权,犯了错可以不接受处罚;孔子开创平民教育之前,平民阶层基本没有机会接受教育,此时约束平民阶层主要依靠刑罚。蒙卦初六表示对还未接受教育的平民阶层,规范人们的行为可以依靠刑罚。但依靠酷刑这不是长久之道,而应启发蒙昧,正确之道应该启蒙教育百姓,使百姓知礼节,故爻辞“以往吝”。
九二: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
译文:包容蒙昧,吉祥。容纳妇人,吉祥。儿子能够持家。
注解:“包”为包含之意。九二为蒙卦之主,以阳爻居下卦中位,初六童蒙与自己亲比,身居尊位的六五前来与自己相应,群蒙(阴爻)皆来归附自己,九二能包容而不拒,所以称“包蒙”。 “纳妇”指九二接纳前来相应的六五,以阳刚而行中道待人接物,所以吉祥。参见王弼《周易注》:“妇者,配己而成德者也。体阳而能包蒙,以刚而能居中,以此纳配物莫不应。故‘纳妇吉’也”。九二处下卦中位,能包蒙纳妇,接受君主六五的任命,积极担当重任,即象征子孙能够承担家业,故爻辞曰:“子克家”。
启示:九二爻讲述职场中的中坚力量的处世哲学,强调高调做事低调做人的重要原则。九二为蒙卦之主,自身阳刚能力很强,且能做到居下卦阴柔中位,象征着低调谦逊能行中道。各阴爻都来积极归附自己,上面能受到六五君主充分授权,自然可以积极作为干一番大事业。在职场中谦逊低调,对上能够得到领导充分信任授权,对下可以得到员工同事的积极配合,自然吉无不利。
六三:勿用取女,见金夫,不有躬,无攸利。
译文:不要娶这个女子,因为她见到有钱的男子就失身了,娶她为妻是不吉利的。
注解:“取”为娶,娶妻之意。“躬”为自身。六三本应与上九相应,但蒙卦的卦主是九二,为众望所归,“金夫”代指九二。六三以阴爻居阳位,本身阴柔不正,现与九二相邻,难免见利忘义,舍身取悦九二。六三阴柔失正且下乘阳刚九二,在易经中属于大忌,所以非常不吉利。
六四:困蒙,吝。
译文:困处于蒙昧之中,有困难。
注解:六四以阴爻居阴位虽得正,距离阳爻最为疏远,且被六三、六五两个阴爻相隔,与九二、上九两阳爻既非亲比,又无正应关系。所以,六四得不到明师的教化,同时周围都是蒙昧阴暗之气,而它本身又是以阴爻居于阴位,属于最为昏昧的蒙童,亟待启蒙教化。所以,卦辞对于六四困于蒙昧深感遗憾。
六五:童蒙,吉。
译文:蒙昧的儿童,吉祥。
注解:六五以阴爻居尊位得中道,谦逊低调,上与上九相亲比,下与卦主九二相应。九二阳刚居中,启迪群蒙,是有道“师表”的象征;六五居尊谦逊,以“童蒙”自处,是好学“君子”的象征。九二与六五正应,是最理想的师生关系的象征。这也就是卦辞中所肯定的“童蒙求我”,所以吉祥。
启示:蒙卦六五爻蕴含着丰富的中国式管理哲学,身居高位的管理者值得借鉴。王弼《周易注》:“以夫阴质居于尊位,不自任察而委于二,付物以能,不劳聪明,功斯克矣,故曰‘童蒙吉’”。六五以阴爻居君位,知道自身阴柔能力存在不足,必须知人善任,对于处下卦中位且阳刚有为的九二委以重任。参见九二爻辞“纳妇吉,子克家”,九二为子,能够承担处理国家事务的重任。同时能够虚怀若谷,积极发挥居于上位的阳刚老臣上九的作用来辅佐自己共同治理天下,使蒙昧的百姓得到教化而文明天下。通过蒙卦六五爻我们可以看出领导者的胸怀是多么重要,懂得充分授权而不可嫉贤妒能。
上九: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
译文:击走蒙昧,不适宜当强盗,适宜抵御强盗。
注解:上九处于蒙卦之终,六五君主柔弱,需要能力刚强的老臣上九辅佐,得到明君的信赖并授权的上九能够协助君主击去众阴之蒙,与九二共同教化天下百姓。但处于卦终位置的上九一定要注意自身所处的境地,切忌有非分之想,不要妄想功高震主,一旦天下百姓摆脱蒙昧,要懂得适时而退,所以爻辞用“不利为寇,利御寇”,此处的“寇”代指想取六五君位而代之。
易经中有许多卦为六五与上九的组合,如大有、大畜、颐卦等,均象征柔弱的君主与刚强的老臣之间的处世之道。上九得到六五的信赖与授权,只要能够恪守为臣之道,仍可以积极作为,但要懂得及时功成身退,自然吉祥。晚晴名臣曾国藩深谙此道,及时退隐江湖著书立作,使自己成为“立德立功立言”的圣人,青史留名。
作者简介:研读易经十载,对中国传统文化及历史有着深入的研究,曾创办中国传统文化社团,熟悉先秦文化、汉唐文化、明清文化,对易经、儒家、道家、朱明理学、阳明心学都有较深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