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笔记4.1.2019

开篇对如下几首作品以及个人寻找的有相通或类似因素的作品进行对比及探讨。
1.江文也,孔庙大成乐章
2.日本雅乐:Etenraku
3.Revueltas,Sensemaya
4.梅西安,时间终结四重奏第一段“Liturgie de cristal”

上列几首作品挑选时刻意倾向于“神圣时间”或宗教色彩。
南美作曲家简览
流行乐-现代乐

Revueltas试图对墨西哥原始阿斯特克等文化进行挖掘
——
梅西安 对其他民族文化的吸收
时间终结四重奏的标题:“一个...的仪式”
——
代老师个人意见:
二十世纪音乐中非线性时间的文化意义
一,对秩序的反叛
二,对异域文化的关注
三,复古的倾向
问题:John Cage和Boulez有没有共同点?
偶然性?(来自于反叛);对异域文化的广泛吸收
出生于北非的法国作曲家Ohana
——
萨蒂逃学史233333
因太作巴黎音乐学院不收,所以去了丹第的学校,被逼迫接受两年丹第的传统教育,后来萨蒂觉得
受益很大哈哈哈哈哈哈哈
——
神圣时间的来源:
柏拉图 永恒观念/维特根斯坦 非时间
罗马尼亚宗教史学家:真正的无神论者其实是几乎不存在的,因为真正的无神论者是不承认世上有任何人无法感知了解的事物的。
举例,Grisey:鸟,鱼,etc.的感知。
代老师个人见解:“人对于所有的时间感知是基于记忆的”
神圣时间:摆脱当下期待的一种方式总结
四首作品,超时间意义:超越当下感知
——

循环与重复的不同(没记下来,忘了…


时间的强循环与弱循环
印度:强循环
——
梅西安

Leeuw:拍子什么都不是,节奏什么都是。
符合梅西安的作品及对节奏的认知
梅西安的观点与同时期法国哲学家也类似。例如:

——
分析,时间终结四重奏

固定旋律来自于《鲍里斯戈都诺夫》..
【小声bb,法国人作品居然有俄罗斯音乐源头 纳尼
(o(*゚▽゚*)o)
钢琴声部等节奏(比例是多少,我tm又忘了):来自于迪费《圣母百花大教堂圣咏??》来自于教堂大柱子
包括不可逆对称节奏,数字递进;29个和弦;17个节奏

每两个和弦一次解决
最紧张的八个和弦
和弦色彩递进,结构分类



梅西安的有限移位模式,在他作品中应用最多,如第八钢琴协奏曲
某处六个和弦来自于一个八声音阶
十六-二十一
和弦色彩不断衰减的过程
相对于大提声部来说的“弱循环”
【理论渣班长开始懵逼
钢琴:17个节奏,29个和弦循环
小提琴:变化的循环
单簧管:。。。跟不上了算不过来了
一个在集中营里关着的作曲家还能在作曲时算这么准确的数字安排这么精确,这是真正职业滴音乐家!
【小声bb:想放个表情在这儿
“你们还在分析我的作品啊 其实我瞎写的”】
——
Revueltas配器炒鸡牛
建议作曲系同学分析
blahblah
【好多没记下来…之后听录音补充
下周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