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张国荣
查看话题 >跟着电影去旅行 | 霸王别姬:人间曾有程蝶衣

人间四月天,一岁一哭荣。
四月一日——过去连续三年时间——我都在这天呆呆的站在东方文华酒店外,成为众多凭吊者中的一员。走在全球荣迷用心良苦绞尽脑汁设计地花束前,嗅着真情真心真爱挥发着的余香,听着一旁提前有人带来的收音机里哥哥的经典之乐,会由衷地感觉:迷上哥哥,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经过时间的过滤和沉淀,怀念的味道里少了苦涩,多了醇香,品味怀念的姿态中少了哀伤,多了感恩。
起码,我是带着这种心情在过去三年走过香港探寻哥哥足迹的。今年因为一些事情无缘这场“仪式”,但仍抱着致敬感恩的心情选择在近处纪念。考虑交通便利,探访了今天要说的两处,《霸王别姬》中程蝶衣的家和程蝶衣被批斗的地方——梅兰芳纪念馆、孔庙大成殿。



关于梅兰芳纪念馆的介绍在此不做赘述,只谈电影相关。《霸王别姬》里这是程蝶衣的住所,很多重场戏如菊仙上门求蝶衣、蝶衣吸大烟再戒大烟、蝶衣调教小四、蝶衣烧戏衣都是在这里。
除了个别老年人进来小转一圈,这里没有什么别的游人,古朴清幽,一直静悄悄的,只能听到扬声器里播放梅先生的京剧。院子不大,传统的典型的老北京四合院。



在菊仙上门求蝶衣那场戏中,巩女皇就是穿过此处神色匆匆进来的。看对比的照片可以看出,变化不算太大,电影中出现的几个白色小石雕依然伫立在那里,大的那个是养鱼的,电影中的那朵花早已凋谢,今天能看到的就是数只游来游去的金鱼和人们丢进去的钢镚儿。后面的红墙经过了重新粉刷。


蝶衣更衣和接见菊仙的戏都是在会客厅拍摄的,然而这里和电影相比,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今天这里的陈设早已改变,几乎很难寻觅电影里的踪迹。






就连蝶衣那间挂满他和小楼照片的起居室,也是今非昔比。如今这些房间都不能入内,游客只能在门外借着窗户参观,借着记忆还原二十六年前电影里的种种。



相比室内,庭院真的算变化不大了。门前两棵树依然挺拔,仍是过去的轮廓。明明两分钟可以走完的院子,我守候了一小时,只为了这部刷过N遍的当之无愧华语第一片,为了“不疯魔不成活”的蝶衣,为了受万人景仰的哥哥。我认为,纪念一个人最好的方式,就是走走他走过的路,到他住过的地方看一看。





还原此景,站在 哥哥当年踩过的地方,宛如时空交错之感。所有电影里汹涌的记忆,所有怀念的人、事、物,近在眼前,远在历史。


离开蝶衣的家,前往雍和宫那边的孔庙,就是蝶衣他们受批斗的地方。这场戏在整个中国电影史都是经典。背叛、癫狂、绝望、幻灭、人性的罪恶和丑陋……太多内容,无论看多少次,心情都会震撼。
除了建筑被重新粉饰,这里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比起电影里的阴暗色调,我去的那天阳光明媚,还有些刺眼,我在蝶衣跪着的地上走来走去,咀嚼着电影里的情节。蝶衣缓缓抬起头,露出他那像被糟蹋了的文物一般的面孔。没有台词,一张脸庞,一双眼睛,胜过千言万语。菊仙走过来,把剑轻轻放在他身边,然后那个惊艳的回眸,欲言又止的样子,无尽地动人。








我像一个经历了三个时代的老人在此徘徊,电影里动乱十年的时代,哥哥在演出这部电影的时代,今天哥哥离开后16年的时代。想想别的同龄人都在一门心思找点有趣的事寻年轻,我自己却在这个三代时间黑洞里“寻老”,不禁被自己逗笑了。
去了这两个地方,都是自己单独前往的,为了拍照我自带三脚架。当路过的行人看我不停忙乎找机位的时候,我也成了他们眼中的“风景”。他们并不会知道我为什么要这样拍,也并不会感兴趣我是为了谁而到此。看电影和旅行,都是私人的,自己怎么喜欢怎么看,怎么舒服怎么玩,都挺好。
《霸王别姬》的取景地并不止此,其它地方今后我也会慢慢去探觅。不论是蝶衣,还是哥哥,都是美的化身,而对于美的寻找,永无止境,道路总会越走越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