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尼拔:如何塑造迷人的反派形象
不知道你是否曾经有过这样的体验:
某一天,你坐在电影院或电视机前,又或者拿起一本书,沉浸在英雄冒险的故事之中。你的心随着英雄的旅途激荡起伏,为他的成功欢喜,为他的遇险揪心。
可当他最终闯到这趟冒险之旅的终点,与故事中最大的反派对决的时候,我们的心思竟然开始被反派吸引。
我们会想,如果英雄失手,反派得胜会怎么样?
这样的期待在我们的心底里跃跃欲试。以至于故事终了,英雄挽着美人庆功归去,我们竟然怅然若失,遗憾的情绪萦绕心头,久久不散。
一般而言,能让我们生出这般情绪的故事,都能在史上占据一席之地,有些甚至成为难以超越的经典。
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故事中有一个极其迷人的反派。
一个迷人的反派,能让一部平庸之作史上留名,也能让一部上佳之作成为经典。

若论影视、文学史上最迷人的反派角色,大概要数汉尼拔博士了。
这个杀人不眨眼的食人恶魔自1981年随着小说《红龙》的出版来到这个世上,便吸引了无数的拥趸,让其作者托马斯·哈里斯名利双收。
近四十年来,汉尼拔这一角色屡次登上大小银幕,无论是安东尼·霍普金斯饰演的老年汉尼拔,加斯帕德·尤利尔饰演的青年汉尼拔,亦或是麦斯·米克尔森饰演的中年汉尼拔,无不受到人们的狂热追捧。
人们一边颤栗于他的变态残忍,一边却又不由自主地匍匐在他的西装裤下顶礼膜拜。
这个变态食人魔究竟为何拥有如此迷人魅力?
强大
作为一个经典的反派角色,汉尼拔最基础的特质就是强大。
这是所有迷人的反派角色必不可少的特质。
他们或个人武力超群,或统辖势力强大。一个反派如果不够强大,那么他充其量也就是只嗡嗡乱叫、惹人恼的苍蝇。
若以这样的角色充当构成故事冲突的最大障碍,恐怕会让读者笑掉大牙,顺便给作者标上一个名为“儍B”的巨大标签。
而汉尼拔的强大在于他过人的智商。
他才华过人,不仅是个顶尖的心理医生,也是一个杰出的外科医生。对于内科,我估计他同样精通。他懂音乐,不仅会演奏,也会作曲,能听出交响乐演奏中极细微的错音。他对绘画深有研究,顶着假身份逃亡意大利,硬是凭着过人的学识折服一干学者,当上了美术馆的馆长。
当然,他还是个美食家,厨艺不亚于米其林三星大厨……
汉尼拔无所不能,而且胆识过人、心思缜密,有着超卓的行动力。
人类拥有崇拜强者的天性。面对只比我们强一星半点的人,我们会不服气,甚至会妒忌。
但对于像汉尼拔这种拥有绝对碾压优势的强者,我们会仰望,进而崇拜。哪怕他极其可怕。
这样的例子在人类历史上并不罕见。古代那些给人类降下灾厄、带来死亡的恶神,纷纷被请进神庙享受祭祀,便是如此。

悲情
反派如果只是强大,那么他只会让人敬畏,而谈不上迷人。
汉尼拔之所以迷人,是因为读者或观众都知道他有着一段极其悲惨的过去。
汉尼拔出身立陶宛贵族家庭,从小受到极好的照料和教育。但二战爆发之后,他失去了父母,只好和年幼的妹妹避居森林。战争遗孤,本就让人心生同情。
但更加惨烈的悲剧还在后头。
几个纳粹逃兵发现了汉尼拔和妹妹的避难所,毫不客气地占据了那里。汉尼拔和妹妹受尽折磨。待食物消耗殆尽之后,饿极了的逃兵杀害了小女孩,将她分而食之,更把肉汤灌进了半昏迷的汉尼拔的嘴里。
妹妹被拖出屋外杀害时,那一声稚嫩的呼喊——“汉尼拔!”——哪一个观众不为之心痛落泪?
这段悲惨至极的地狱经历让原本善良的汉尼拔从此陷入黑暗之中。而站在局外知晓这一切的我们,谁人能不对汉尼拔心生同情?
正是这种同情,消解了我们对汉尼拔食人罪行的憎恶与恐惧。让我们在崇拜其强大的基础之上,开始为他着迷,甚至认可了他对凶手的残酷复仇,并在一定程度上认可了他往后的罪行。

优雅
不得不承认,无论是书中的汉尼拔,还是影视作品中老中青三代汉尼拔,都有着一种让人自惭形秽的过人优雅。
青年汉尼拔英俊帅气,中年汉尼拔性感迷人,老年汉尼拔沉稳从容。
他是一个天生的贵族。举止彬彬有礼,言谈出口成章,打扮奢华有品,衣食住行无不考究精致。就算在监狱之中,他依然将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连头发都没有一丝杂乱。
我们中国有句老话:“先敬罗衣后敬人。”就好像女孩子口中的“大叔”永远不可能是穿着背心、夹着人字拖、谢顶凸肚的油腻中年男一样,一个迷人的反派可以疯疯癫癫、面目丑陋,但绝不能邋遢潦草、猥琐下流。
哪怕是杀人食尸,汉尼拔也将其处理得如同顶级的艺术品。
这种优雅过人的形象与他杀人分尸食人的癫狂形成了一种奇妙的反差,戳中了很多人的萌点。

原则
年少时期的汉尼拔爱恋自己的婶婶紫夫人。
“做一个有教养的人。”紫夫人这样嘱咐汉尼拔。
这成为了汉尼拔一生的行为准则。
我们看汉尼拔杀害的对象,无不是让他感觉受到了冒犯之人。《红龙》中那个在演奏时走调的音乐家,《沉默的羔羊》中那个贪婪的精神病院院长奇尔顿医生,以及《沉默的羔羊2》之中那个卑鄙好色的FBI探员保罗,都是如此。
只有克拉丽丝·史达琳是例外,因为她一直很有教养。
这种对原则的坚持,让读者或观众生出了某种侥幸的幻想——只要我符合汉尼拔的行为准则,我就能逃脱他的杀害,甚至成为他宠爱的对象。
这样的心理很有些类似于“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或者说,与宗教中对神灵的祭祀类似。
遵守神灵颁布的教义,取悦神灵,我就能获得神灵的庇佑与祝福。

总结
通过对汉尼拔的分析,我们或许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一个极度迷人的反派角色,不应是一头恶魔,而应当是一尊恶神。
他强大无匹,高高在上,浑身上下洋溢着神圣的光辉。
他作恶多端,降下灾厄,却又庇护为他所认可的信徒。
他本是人类,却因过往,悲情而无悔地踏上恶神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