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间堂
对于成都的向往,不记得最初是因为赵雷的歌,还是美食节目中成都的小吃,亦或是身边人对于成都的赞美,也可能是被大熊猫和饲养员们的日常吸引。就记得年后某一天,加班很晚回家,超级想吃一顿正宗的四川火锅。不久后,部门旅行定了成都,竟比我预估要早很多得以成行,竟也如我自己安排一样,休闲自由行。当成一次犒劳吧,毕竟真的很需要一场放松。 原几年没有写日记了,昨天做了一下美甲,追忆上次美甲是第一次去苏州的时候,于是兴致来了翻了空间里的相册,竟然是14年的事情了,幸好空间很多照片都配了文字,回忆点点滴滴而来。我决定,这么开心的一次旅途,也记录下来。朋友圈刷屏也在所不惜,珍惜和保存当下的心情。 第一天去看大熊猫,看到的第一只熊猫极隐蔽,垫脚很久才看到它懒懒的样子, 我安慰自己说很多人都说过熊猫就是这样半天不动一下,哦,真的是这样啊。直到往前走,看到了两只活泼过份的熊猫宝宝,追逐打架,滚来滚去。内心暖化了,太可爱了,还有熊猫妈妈在旁边看护,一家人其乐融融。人自然是很多的,甚至通过别人的手机录像看还更加清楚。不管熊猫多么作,这么萌的外表带来的欢乐是人类愿意付出金钱和时间来换取的。 太阳产房里的熊猫动静各宜,而月亮产房里的熊猫就比较统一了,你所能想象的所有睡姿在这里都可以看到。在树上怎么睡,一屁股坐在树杈上,顺势枝干,可仰可趴,四肢伸展,稳稳熟睡,颇有功夫熊猫的做派。又眼见似一只熊皮一样铺在地上,脑袋还顶着门。也有优雅一些,像小学生看书看累了,趴在石板上。更有过于瞌睡,直接头顺着架子垂下照样呼呼大睡的。有那么一瞬间,羡慕他们的熊生,就这样晒着屁股一直睡,睡醒了挑食到只吃最爱的两种竹子,吃相熟练到像一只大佬在路边撸串。 大熊猫在地球上已经生活了八百万年,如今濒临灭绝。有一期听一本好书,讲《人类简史》,原来人类作为一个物种并不是只有一种,灭绝式侵占下很多物种彻底消失,节目里也探讨了是现代人类物质丰富是不是比吃了上顿没下顿的人类祖先们要幸福,从作息上看祖先们过着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看日出观日落的日子,现代人夜生活丰富,工作多有加班承受买房买车压力,也是一言难尽。生存和生活,都不易。 体验成都人的生活,人民公园是最好的去处。烈士纪念塔附近,还见到了一个老人合唱团,唱的全是红歌, 可能是被他们的精气神所感染,一首东方红,竟也听的心潮澎湃。逛了不少的公园,这次的脚步最轻松。鹤鸣茶馆,一派闲聊打牌的景象,一壶盖碗茶,我可能过上了大熊猫的舒服日子,自在不在话下,其实我可以待一整天。 “蜀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最后一天人文之旅,参观武侯祠,听三国故事。以前耐着性子读三国演义,看到三国后期就看不下去,而蜀国留下最多的就是后期的印记。英雄辈出后又后继无人,壮志未成身先死不遗憾,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大德大才之人没有被埋没,有展现和发挥的舞台,刘备之于诸葛亮的信任重用,诸葛亮之于刘备的鞠躬尽瘁,君臣互相成就。 写到这里,想起毛泽东写的“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文人墨客用才情去评古论今。原来写作就是在检验一个人的学识和知识储备,处处体现出个人的思考。惭愧,所知甚少,对于三国人物,竟不再敢妄加评论,好好研读历史才是。 说说成都的小吃吧,我可能以前味蕾是关闭的,不挑食也没有特别迷恋的。但是到了成都,我太适应这里的麻辣了,串串火锅吃到停不下来,最爱的是肥肠粉,小时候最拒绝肥肠,如今爱到一天两顿,滚滚烫烫一碗,极为畅快。冰粉也很惊艳,跟我在其他地方吃到的完全不一样,口感像去了棱角的碎冰滑到了胃里,极为舒服,又搭配丰富的酸甜小食,津津有味。蛋烘糕,糖油果子,锅盔,兔头兔丁,我都特别能get到其中美味,m说你这么吃下去,真的会胖。绝对会胖了,因为我没吃过的都去尝试,吃什么都觉得好吃,而m就不那么适应了,清汤抄手最适合他,看着我胡吃海。随便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我眼里都是寻觅好吃的放出的光。 飞机快要降落了,成都之行结束,明天又恢复快节奏的生活。感谢这一段路程,似乎我又找回了自己,适度放松,深度思考,不着急赶往下一站。有一天想去大冰的小屋听民谣,跟m讲因为我看了大冰三本书,书里的故事都跟小屋有关,看了看评论又有点犹豫,怀着一点情怀过去看,万一失望了怎么办,毕竟文字的记录往往会渲染出更理想的生活。第二天还是单车过去看了下,外面看确实是普普通通一个店,周围都是好吃的,门上挂着“欢迎回家”,这四个字的温度如我期待。 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心意和体会,只有来过,才知蓉城春意暖,柳色新,我如此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