隼形目(Falconiformes)
隼(sǔn)形目包括鸮形目以外的所有猛禽,是白天活动的猛禽。隼形目多为单独活动,飞翔能力极强,也是视力最好的动物之一。隼形目与其它鸟类不同,雌鸟往往比雄鸟体型更大。隼形目有5科,中国有2科。这一目中的鸟包括了汉语中常说的鹰、隼、鵟、雕、鹫、鸢等。隼形目都是肉食性,体态雄健,在各国的文化中具有神话色彩,受到人们的爱戴。
在鸟类传统分类系统中,隼形目共290多种鸟,分属于5个科,分别是:
鹰科(Accipitridae)
有63属239种,可分为10个亚科。世界性分布,包括鹰、雕、鹞、鵟、兀鹫等。喙切缘具弧状垂突,适于撕裂猎物吞食,基部通常被蜡膜或须状羽。翅强健,翅宽圆而钝,善于在高空持久盘旋翱翔。食肉性或食腐性。我国有共20属46种,常见如凤头蜂鹰Pernis ptilorhynchus、黑耳鸢Milvus lineatus、白腹鹞Circus spilonotus、白尾鹞Circus cyaneus、赤腹鹰Accipiter soloensis、雀鹰Accipiter virgatus、苍鹰Accipiter trivirgatus、普通鵟Buteo buteo、大鵟Buteo hemilasius等。


隼科(Falconidae)
有10属63种,包括卡拉鹰和各种隼类。世界性分布。我国有2属11种。喙先端两侧具单齿突,基部不被蜡膜或须状羽。翅长而狭尖。飞行快速,善于在飞行中追捕猎物。因狩猎技术高超,常被驯养为猎鸟,导致数量下降。游隼Falco peregrinus是俯冲速度最快的鸟类,也是分布最广泛的鸟类之一,在南极以外的各大陆都有分布,但数量非常稀少。


美洲鹫科(Cathartidae)
有5属7种。分布美洲。大型猛禽。头颈裸露而有肉瘤。喙基具蜡膜,相对较细弱。腿短至中等,脚较弱。以腐肉为食。安第斯神鹫(南美神鹰)Vultur gryphus是世界上最大的猛禽,体长1.5米,展翅达3米,体重达10千克。加州神鹫(北美神鹰)Gymnogyps californianus分布于美国加利福尼亚,是世界上最稀有的鸟类之一,曾经下降到24只,经过保护已超过100只。红头美洲鹫Cathartes aura则是美洲鹫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从加拿大南部一直分布到美洲最南端,也是分布最南的猛禽之一。

鹗科(Pandionidae)
仅1属1种,即鹗Pandion haliaetus。除南美洲和南极洲外,分布遍于全世界。上体褐色,下体白色,头上有白羽。外趾可向后反转,形成对趾,趾上布满刺状鳞。生活在海滨和内陆的大面积水域中,捕鱼为食,一般在高空回翔或在水面上低飞窥伺鱼类,偶尔在水上缓慢盘旋或振羽停在空中然后扎入水中,只留翼尖在水面。

蛇鹫科(Sagittariidae)
仅1属1种,即鹭鹰(蛇鹫)Sagittarius serpentarius。分布于非洲。体型似鹭,适捕蛇。喙基无蜡膜,嘴与眼皮具裸皮,中央尾羽特长。分布于非洲中、南部,栖息于热带稀树草原和开阔森林地区。善奔跑,可用长脚将蛇踢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