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阅读法



大家时间都很宝贵,千字能说明的东西不需要万字,同样图能说明的东西不需要过多文字。下文对思维导图内容做梳理和解释,想快速了解的朋友不需要继续阅读,看上面的思维导图就够了。
首先我觉得靳小凡老师说的关于快速阅读的误区对我很有启发:有些书教大家的快速阅读方法在于加快眼球在字纸面上的跳动,增加眼球停顿之间的宽度,就能够学得飞快。此结论颠倒了原因和结果,眼球的跳动只是快速阅读的结果和表现形式,而不是快速阅读的原因。
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提升阅读速度的目的在于花同样的时间能够学到更多知识。
快速阅读的“快”不在于一定时间内阅读了多少文字,用文字量来衡量阅读速度没有任何意义。“快”的含义在于随着理解能力、归纳总结能力、举一反三能力的提升,阅读速度自然变快,切莫本末倒置。
能力的提升是需要漫长的过程,找对方法、系统训练、举一反三、坚持内化。不单是提升阅读速度,很多事情也是一样。
书中提到的四大方法,前三个为基础核心:
1、快速阅读:针对一本书。
(1)带着问题阅读,想好自己看这本书想要了解什么。
(2)预习书本,剖析书本内容,对照问题找到需要阅读的侧重点。对书本框架了然于胸。
(3)快速扫读,将内容定位、划分,对内容分门别类。
(4)读重点内容,力求理解掌握。不重要的内容速度、跳读。
(5)定期复习知识点,将知识牢牢掌握。
2、主题阅读:针对一个主题,选择多本书来读,作为相互补充。
(1)和针对一本书一样,首先明确问题。
(2)复杂的问题一本书往往只是一个视角来解读,想要全方位了解,几本书在一起相互补充取其精华是很有必要的。带着问题选择所需要的书,建立书单。
(3)书的质量良莠不齐,利用第一点预习的方法淘汰掉自己不想读的书。
(4)将书放在一起,结合预习成果和自身问题确定主题框架,在框架建立的基础上加工、整理、筛选知识点,提炼主题,围绕主题找答案。书是找读而不是全读,读之前多花功夫问问自己想要什么、多花功夫预习,阅读起来就会容易很多。
3、深度阅读:知识点的串联,内化成自己的东西。
(1)寻找知识点的链接,用多个现象来解释一个概念,这样才能够真正理解,抓住核心,以不变应万变。
(2)搜索知识的源头,探索底层规律,把知识串联起来。
(3)多场景运用一个理论,即举一反三。
4、碎片阅读:此内容为补充内容,针对现在互联网信息碎片化的特点来谈如何获取知识。
(1)阅读书本需要大块时间,碎片时间可以利用互联网来获取知识。
(2)互联网阅读不同于书本阅读,知识过于琐碎,对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很关键。利用云笔记收集、归类,然后加工组合。
(3)整合资源,加工、理解,创新成自己的东西。
(4)放入自己的知识库,需要的时候知道在哪,怎么去找。
5、其他内容:
(1)巩固知识、提高掌握度的要点在于多用、多分享。
(2)可以用阅读改变自己,形成自己的知识框架、开阔自己的眼界、提升自己的视角。还能分享知识,用知识来变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