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狗狗实施安乐的人,究竟是恶魔还是天使
最近,朋友家里生下了一窝小萨摩,新生命的诞生,喜悦之情包围了周围每个爱狗狗的人。

也许是天意弄人,其中一只小狗,虽然顺利来到了世间,可由于在狗妈妈腹中被脐带缠绕,终究还是落下了残疾,舌头长长地吐露在外,看上去有那么几分破相,关键是口水还止不住地往下流,围脖深度泛黄。
转眼,二十多天了,情况更加严重,狗主人到处托人,希望为这只天生残疾的狗狗找个善良的收养人。
一次偶遇,我们商讨起了狗狗的未来,当有人提出“在不可逆的情况下,与其长大后可能会因残疾而被遗弃,不如安乐”时,狗狗主人好像听到了十恶不赦的话。
是的,我们在狗狗安乐的问题上,被伪道德绑架的太远了,以致于虽然心里有同感,在嘴巴上是万万不敢提安乐二字的,好像谁要把狗狗安乐,谁就是恶魔。

不知从何时开始,狗狗救助圈里,变得有点极端,不管是谁,只要提到为狗狗安乐,就一定是恶魔,于是,不分缘由反安乐,成了主流。
反安乐人士中,一部分是真心善良的,他们尊重生命,尽自己所能为小动物争取生存的权利,并实实在在的救助这些可怜的毛孩子,更甚者,有些人耗上了自己绝大部分甚至全部的家产。
可是更多的,是围观起哄不付出任何财力精力成本的,反对,只需要打几个字而已,行动,是一定没有的。
宠物安乐,在国外先进国家是普遍存在的做法。
我查到的美国的做法
全美每年被收容的流浪狗中,有三分之二的狗被新的主人领养带走,剩下的多属老龄、病残无人领养的狗,不得不给予安乐死。
美国人为什么这样做?按照美国人自己的话说:“原因很简单,如果不把没人领养的狗安乐死,收容所就不可能有空间来容纳新进来的狗,而收容所是不能拒收主人弃养的狗或民众送来的流浪狗的。”
看来,只要被弃养的狗比被领养的狗多,狗安乐死的问题就还是会存在。
至于国内,由于小动物保护法的缺失,类似国外的国家小动物救助收容所是空白的,目前,救助人与需要救助的动物呈极端失衡的状况,规模稍微大点的团体救助,根本不接收也无力接收爱心人士送来的流浪小动物。
救助,更多属于个人行为,那么,当基地爆满,个人救助基本已经超负荷,社会上仍然还有那么多流浪动物,请问怎么处置?难道可以用道德要求所有人必须收留流浪动物?
所以,安乐是不分善与恶的,只区别于是否有足够的理由和必要实施安乐。

我曾经遇到过一条九岁多的拉布拉多,因为脖子肿瘤,治疗了三个月,后期已经发展到嘴角溃烂,无法进食。于是,主人在艰难中做出决定,为了不让它受更多病痛的折磨,决定为它实施安乐。
这,难道有错吗?让它痛苦地活着,还是最好的选择吗?
也曾经遇到过一个好心人,捡到了一条松狮犬,经过检查确认健康后,为他寻找到了一个不错的领养家庭。没想到的是,松狮刚进新家不久,就把主人家的女佣给咬了,于是退回,之后,又选择了一家,进门不久又把主人家的宝宝咬了,如此反复...
经过十几家领养家庭的退回后,送养人接受了别人的建议,为他选择了安乐,虽然他可能还会有更好的选择,他认为自己已经尽力了,这样的结果,总比松狮咬到路人遭举报最终被活活打死要好。
也碰到过一个保安,本非救助人,也不太喜欢养狗狗。偶尔看到一个田园狗妈妈带着五六只刚出生不久的小田园,躲在一处工地里风吹雨淋,动了恻隐之心,加了几个宠物群,发帖希望有人可以去救救这些小生命,结果,没得到帮助不说,还引来了一大堆指责...
无奈之下,只能先收留在家里,不靠谱的人他又不放心送,只能再次抱着希望上网,请求大家帮他一起找找领养,三四个月后,小狗狗逐渐长大了,吃的多了,占的地方也使本就不大的一居室更挤了...
群里所发的求助依然被众筹贴,转发贴,谴责贴所淹没,他绝望了,他没有能力再继续养下去,于是,为这些狗狗选择了安乐,请问,这究竟是谁的错?
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安乐已经合法化,原因很简单,相比于生命权,尊严同等重要。现今很多严重的疾病是没有治疗方法的,甚至缺乏有效的缓解症状的方式,对于没有经历过这痛苦的人来说,可能根本无法想象。
所以,安乐的善与恶,本来是个伪命题,只是看支持安乐的人,对实施安乐是否持有严肃认真负责的态度。而且,安乐是否能让它在没有痛苦中安静地离开。
做出安乐死决定的前提条件应该是小动物正承受巨大的痛苦,而这种痛苦可能会一直伴随着他的未来。
不支持安乐死的人,总强调道德风险,感觉并没有真的看到阴阳界中间的痛苦,我们在桥的这一边,用人类健康的躯体如何思考小动物之痛!
它它公社
送养领养·寻宠寻主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