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生活书籍的阅读记录
极简书籍是对自己极简探索上的指南针,更能帮助自己排除杂念获得心灵舒适,给自己定了一个每月一本极简书籍的计划,这篇就记录一下对极简书籍的阅读,不一定都是极简书籍,只要阅读到感觉和极简相关的其他书也会放进来。
2018年
11月
《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适合初次清理,将所有东西全部拿出来,重新触碰问自己是否还为它而心动,然后东西分类别收纳。整理顺序是衣服、书籍、杂物。
12月
《断舍离》:因为这么多年断舍离的概念已经被各种炒得很大众了,所以读这本书完全没什么感觉,精华就是“断舍离”三个字, “断”绝想要进入家的不需要的东西、“舍”弃家里的破烂、脱“离”对物品的执念,主语是自己,时间是当下,不断审视内心审视物品审视生活。
《不持有的生活》:我喜欢这本,可以认真读的生活经验, 不持有就是为了确定人生优先顺序,优秀人一生可能拥有10样东西,而普通人可能拥有2~3样,即使这样,也要为这2、3样东西付出十足努力,而不持有就能最大限度的保持你去追求你想要的,毕竟一边被物品所累一边努力是十分难以做到的事。免费的不要、不喜欢的不买、还有的不存、不用的扔掉、还有代替、租借和没有也无所谓。
2019年
1月
《简单生活的艺术》: 入门读物,行动篇比较系统的介绍了怎么开始清理物品,可能是翻译问题,看得很枯燥,没有日本极简书籍的细腻舒适。
《我决定简单地生活》:净化心灵的极简好书,喜欢作者的极简观念,也喜欢他透露出来的慢生活。去除一切束缚、舍弃给自己加的“影迷”标签反而能更看更多书和电影。
2月
《日日100》:沾点极简的边,是我在处理书籍的时候重读了他的《100个基本》才发现作者原来也是极简主义者,比如有一项就是“没有藏书的概念,书读完了就处理。”很打动我,所以看到图书馆有这本他的书才借来读的,选取了100个珍爱的物品讲他们的故事,看完就觉得生活得太有品质了,购入了很多手工物品。反思也是自己身边的物品能找出100个都是很喜爱吗?
3月
《少即是多:北欧自由生活意见》:就随便读读还行,没有实践方法,作者自己有“双城生活”,提出这个概念还是不错。里面提到日本有 “草食族”:谢绝购物,不热衷旅行,对恋爱这种事豪不感兴趣,物质面前不为所动,认真储蓄,讲求工作与生活平衡,重视自己的生活方式。 其实和现在的消费降级很像。
《只过必要生活》:我喜欢这本实践强的极简好书,写了工作篇、日常生活篇、信息篇和兴趣爱好篇,展现了这些方面怎么极简掉物品的,感触最深是作者能把工作桌上所有东西放入背包,空无一物的桌面常常让人觉得他的工位没有人;信息篇受他启发也把自己手机app都放入一个页面;比较绝的是作者极简了很多在我看来是生活必需品的东西,比如电饭煲、洗衣机,这里面当然也有生活环境不同的因素,但也能得到启发,有可能你每天用的东西其实也可以用其他东西替代。
《小家越住越大1》《小家越住越大2》:装修前应该看的书,提前弄好收纳空间很有必要,读完受到很多启发,动线问题很值得研究。
《做二休五》:不是极简书,但作者的生活读下来感觉他就是极简者,作者是“隐居”在东京大都市过着简朴悠闲的生活,每周只工作两天,看完只觉得日本人在生活方式上的探索真的太有趣了。比较喜欢的地方是,作者早上会做广播体操让身体醒开,食物基本是固定的,偶尔会采野外的菜吃;每天至少走路一小时;买东西是“需不需要”标准,很少买食材以外的东西;不会买新书看因为太贵,对于书是随缘看的观点,看了前十页觉得无聊就会放弃;舍弃电视剧;没有手机,是真的没有手机那种,不过会在固定时候收发邮件。
《人活到极致,一定是素与简》:内容没啥,看多了会觉得这本乏善可陈,只有里面的家居图片还不错,值得参考。
《跟巴黎名媛学到的事》: 是那种看多了会腻,零零碎碎的看完还不错。作者并没有大篇幅的写极简,只是作者寄宿的家庭作风确实有极简精致主义的存在,优雅、不物欲、享受小事的慢生活。
4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