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三年半裸辞了六次的我,是不是疯了?
写下本文不是想抱怨,或者散布焦虑,而是想给即将进入职场的大学生们提个醒,希望你们能在进入职场前就理解这些职场规则,有个心理准备,希望你们不用像我一样、通过不断的跳槽才领悟到这些道理。其实,找个工作并不难,难的是找到一个满意(或者喜欢)的工作。希望本文对你们有所帮助。
我从2015年6月毕业到2019年1月这三年半的时间里,一共裸辞了六次了,最近一次辞职以后,让我明白只知道自己不想干什么工作,不知道自己到底想做什么工作,企图通过不断跳槽来明确方向和目标,可能有点不现实。虽然每次裸辞我都没有降低生活标准,通过跳槽也学会了不同行业、不同职务的不同工作内容,但是我感觉自己依然迷茫,依然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所以,我必须做出改变。
在我细细道来之前,先给大家说说我这六次裸辞经历吧:
1、第一次是在某中级人民法院民一庭当了半年的书记员,因为不喜欢、所以辞职。
2、接着跳槽到某律所当了一年的实习律师,因为不想继续从事法律这行、故辞职。
3、第三次是在某小城市的一个事业单位干了一年多的行政文职工作,因为实在太清闲感觉空虚受不了,所以不顾父母反对辞职了。
4、第四次是在成都的某教育培训机构当课程顾问,不到三个月,因为总加班而且不喜欢工作内容、所以辞职。
5、第五次是在成都的某互联网初创公司当文案策划,不到一个月,因为工资低、所以辞职。
6、最近一次裸辞是在某上市公司的底层岗位干了不到两个月,因为条条框框太多、不喜欢企业文化、节假日还总加班、感觉不到成就感,因而辞职。
从以上经历大家可以看出,尽管我换了不同行业不同岗位,最后却都没能坚持下去。现在反思自己,这六份工作里、我其实最喜欢的是在互联网公司从事文案策划工作,可惜当时觉得公司太小、工资太低,工作没太多挑战性而放弃了,这也是我唯一后悔的一次裸辞。
最后一次裸辞以后,连跟我关系较好的一个房产中介都看不下去了,她劝告我说“你这样不太好,跳槽太频繁了”,其实我自己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了,于是我决定先好好归纳总结,等到自己明确了目标和方向以后,再奔着目标去改行。
其实,我在第六次上班的旅游公司,刚进公司时本来是打算稳定下来长期工作的,可是干了一个多月后,我就发现我实在忍受不了:虽然我喜欢旅行、也看重上市公司的大平台,可是面对一个几千人的大公司,我一个底层员工真的感觉就是一个螺丝钉,除了日复一日的重复、技能不断熟练,对岗位以外的其他技能并没有什么接触,更谈不上提升了,我内心的声音时不时地跟我抗议,虽然我有通过看电影、吃美食、向朋友倾诉等方法给自己减压,可是我发现始终没办法说服自己长期干下去,所以再次提出了离职。
本来我以为是不是我的心理出现什么问题了,所以才这么频繁的裸辞,但是2019-3-21才注册豆瓣的我,这两天一点开豆瓣APP就看到好多篇关于辞职的文章跳出来,很多都是2个月前的热门文章,而且我发现很多po主其实跟我一样迷茫,有些很焦虑,有些很励志。所以,我开始思考,也许我不是疯了,而是还没找到我的目标和方向,没有找到我愿意为之奋斗终生的事业。
通过和远在上海的好朋友交流,发现身在金融行业和教师行业的他们,其实也想过好多遍辞职了,只是因为种种原因,他们还没下得了决心。这让我明白,其实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艰辛和不易,万事万物都是优缺点并存的,世界上不存在能让人绝对满意的工作。
你必须明白,职场就是个通过出卖劳动力(包含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换取金钱(也就是工资报酬)的场所,很多时候与情怀没多大关系、与是否踏实肯干没多大关系。因为中国作为一个人情社会,复杂的人际关系、利益关系,决定了很多时候你努力工作并不会有什么回报。
你辛苦熬夜加班的奋斗成果、可能不及关系户找领导说的一句话;按照明面上的单位或者公司流程,你本该晋升的机会,很可能抵不过比你资历浅、能力低但是背景硬的后辈;你努力提高情商、努力维护好职场人际关系,一旦涉及切身利益,依然比不过老板的侄子 ……说这些不是想抱怨,或者散布焦虑,而是想给即将进入职场的大学生们提个醒,希望你们能在进入职场前就理解这些职场规则,毕竟学生思维转变为职场思维还是需要一个学习过程的,希望你们不用像我一样、通过不断的跳槽才领悟到这些道理。
通过这几天的反思总结,我发现:自己的思维非常发散,不适合一板一眼、没有创造性的工作;自己的个性太追求自由,不适应管理制度太严格的公司;自己比较容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过于善良心软,也不愿意游走于法律的灰色地带,故不适合从事法律行业;因为本科我学的是法学专业,而且放弃了保研资格,受专业和学历的限制,现在要想成功转型,其实比较困难。
盘点自己的技能,好像只有法律职业证书拿得出手(本科学历、英语六级、普通话二甲,计算机一级、大学征文比赛获奖证书好像没多大用处);特长,只有表达和写作能力相对较强,擅长与人打交道,学习能力挺强(当然还有进步空间);兴趣爱好相当广泛,有写作、演讲、画画、旅行、摄影、做饭、养花等。
根据以上总结,我认为自己要么适合经商(需要找到合作厂商、选店铺地址、进行风险评估等),要么适合自由职业(当然还需要学习很多技能,比如营销、剪辑视频等),要么就真的像我男票说的“你就适合玩,还是我养你吧”。作为一个有追求的知识女性,我还是想要自力更生;作为一个热爱自由、有野心、有想法、有创意的“”大龄女青年“”(偏文科思维),我真的想要有一番作为;作为一个又追求真善美、又追求公平公正的天秤女,我真的很纠结。
综上所述,目前我能锁定的目标只有先学习技能、做足充分的准备工作,再去经商或者从事自由职业。这个结论一点也不能让人满意,沮丧的我,需要大家的鼓励和支持。各位看官,希望你为我点个赞。如果你还想看后续,欢迎你留言,我每周会不定期来跟大家报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