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 | 美式学术英语标点符号使用指南
大家好!
这周的干货讲一下美国学术英语写作中标点符号的用法。我一直想写这篇日志,但是一直不太愿意写,因为这篇文章特别的“干”,适用面也特别的窄,所以不是用英语在美国人文科学领域写作的朋友基本上可以下周再见了。而且说实话这种文章写起来不是很有意思,只是简单的总结资料,但是我不写心里过意不去,因为这是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的、国际学生相比起美国学生更容易犯错误的地方,同时又恰恰是不少教授改作文的时候不会明说但是心里会莫名难受的问题。既然没人讲,就只好大猫自己写。
所以还是写了!希望有人会看啊……
再次声明,这篇日志里所有的内容都只适用于USA学术体系内,人文科学英语写作。在全世界其他国家(尤其是英国及其前殖民地国家),以及其他语言(尤其是中文),都不适用,请酌情学习。写出来的也只是我个人的经验和体会(基本上是基于MLA的经验),具体的操作可能不同的Publication format也会有不同的规定,最靠谱的办法是找自己领域内活着的权威学者的最新文章(或者最新权威期刊中的主打文章)看一眼,进行确认。
1. 双引号
如果不是每天改draft我是真不知道为什么双引号相关的问题会这么复杂,尤其是对于电脑里有非拉丁语系键盘的同学,更是五花八门,请大家在打双引号的时候一定调到英语键盘,看清楚前后,千万不要打出全角双引号。
1)美式学术英语基本上不用书名号,如果是期刊文章标题,用双引号标记;专著名称用斜体标记。
比如:
Bagchi, Alaknanda. "Conflicting Nationalisms: The Voice of the Subaltern in Mahasweta Devi's Bashai Tudu." Tulsa Studies in Women's Literature, vol. 15, no. 1, 1996, pp. 41-50.
In his "Conflicting Nationalisms" Bagchi expresses his concerns for ...
2)和中文一样,美式英语用双引号标记直接引用句子或词语,用单引号标记引用句子中原本是双引号的部分,与英式英语相反。这个中文写作接受过规范训练的写作者应该都不难理解,就不举例子了。
具体美式与英式引号用法的区别可以参考这里:https://www.thepunctuationguide.com/british-versus-american-style.html
3) 双引号中的句子如果是新的,开头一般大写,如果是断开的,则用小写。
Buddha says, “Even death is not to be feared by one who has lived wisely.”
"Yes, that's my wish," Jason said, "but we still need to hear back from Mike."
2. 句号/逗号/分号/冒号与双引号
这是中文和美式英语不一样的地方,特别要强调一下,建议不熟悉的同学把下面这句话大声朗读几次:在美式英语里,逗号和句号永远在双引号里面,分号冒号一般在双引号外面。做过中文出版工作的朋友应该都知道中文里面双引号的使用情况是分得很清楚的,但是在美式英语里没有那么有逻辑,请大家一定要注意。
举几个例子:
John said, “I really hate when it’s hot outside.”
I can never remember how to spell “bureaucracy.” *
Peter was aware of what he called “Paul’s weakness triangle”: he was half deaf, slept like a log, and was prone to lying.
Paul saw an argument coming, so he muttered only “But I saw it”; this was going to be a long night and he didn’t want to start it with a fight.
* 这个例子需要特别留心。这种情况下美式英语的用法事实上是不符合逻辑的,但是约定俗成的就是这样的。原因是上世纪中期的时候,美国排字工人发现如果把句号放到双引号后面,句号和双引号之间会空出一格来,不太美观,于是就规定把所有句号都放到双引号里面去,尽管逻辑上说不通。所以并没有什么奥妙,只是一种习惯(捂脸),大家写作的时候注意语境就好了。(参考文献:https://style.mla.org/punctuation-and-quotation-marks/)

至于问号和感叹号,这取决于这个语气属于被引句子本身还是引用者:
Do you actually like “Gangnam Style”? She asked, "Why didn't you come last night?"
I can’t believe you lied to me about the ending of “The Sixth Sense”! He exclaimed, "Oh, hey, I haven't seen her in years!"
3. 牛津逗号 a, b, and c
牛津逗号,就是“and/or前面的逗号”。这是国际生特别容易忽略的一个知识点,使用中文等语言的人(得到顿号加持的盆友们!)也会觉得没有什么道理。之前广播里也转发了几张图片,目的就是说明这个逗号的意义。如果不加这个逗号,“b and c” 就会变成一个整体,用于解释a。比如:
I love my parents, Lady Gaga and Humpty Dumpty.
这句话就会有歧义:我爱我爸妈,他们的名字是Lady Gaga和Humpty Dumpty。
如果加上逗号,这种歧义就被消除了:
I love my parents, Lady Gaga, and Humpty Dumpty.
翻译:我爱我爸妈、Lady Gaga还有Humpty Dumpty。
再贴一张图片:

4. citation与句号
这个很简单,citation永远在句号之前,因为它是属于前面那句话的,不能孤立地站着。例如: Romantic poetry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spontaneous overflow of powerful feelings" (Wordsworth 263). Wordsworth extensively explored the role of emotion in the creative process (263).
5. 破折号 dash*
破折号(--,注意是两个短横,英语叫em dash,一个短横叫en dash, 只能连接词语,不能连接句子)具有引出下文,补充内容,揭开玄机等等功能。但在学术论文的写作中,引出下文可以使用冒号,补充内容可以用逗号或括号,这些标点符号都比破折号更为严肃正式,而破折号的优点是它可以起到强调、高亮的作用。* *这部分写得不是很规范,有友邻已经指出了,具体的用法参见这篇日志:https://www.douban.com/note/668674621/
比起前面讨论的标点符号,破折号是一种比较戏剧性的标点符号。之所以强调它的戏剧性,是因为它不应该被滥用。滥用的标准是什么呢,一页里用一两次最多了。我遇到过学生写文章追求戏剧性效果,一页十几个dash,会给人感觉文章破碎,一句话读不流畅,整个段落形不成整体,所以还是要留意。
总之,破折号相比其他符号更加不正式,更加戏剧性,在使用的时候要多斟酌,看看哪种符号更贴近上下文语气和出版语境。
The girl revealed what was in her pocket: a shiny, blue bird egg. (陈述语气) The girl revealed what was in her pocket -- a shiny, blue bird egg. (戏剧性揭晓)
After a split second of hesitation, the second baseman leaped for the ball (or, rather, limped for it). After a split second of hesitation, the second baseman leaped for the ball—or, rather, limped for it.
除此以外,破折号也可以链接两个独立的句子,起到代替分号、强调下一句话的作用:
After months of deliberation, the jurors reached a unanimous verdict—guilty! The white sand, the warm water, the sparkling sun—this is what brought them to Hawaii.
6. 斜体、加粗、下划线、全大写 etc.
这也是我在改draft的时候经常遇到的情况,为了强调什么套路都往上加,要不是打印不起彩色的,大概还可以给我印个红的字刷个荧光笔出来。但是,正规学术写作的常规操作*中,几乎只有斜体可以用于强调。加粗、下划线、全大写都不算是正规的学术格式,通常情况下要避免使用。
* 即使是在美利坚人文学术圈内部,不同的学科/领域对于符号的使用也会不同,比如语言学中的各种符号标记就是需要上下文定义的。在这篇日志里讲的所有操作都是最最基本的常规操作,但是具体的使用情况请根据自己的领域和语境斟酌,如果你的教授对标点符号的要求与本文矛盾,听你教授的。
(当然了,如果有盆友想要打破这种convention,坚持要不走寻常路,也请随意,只要你的argument能支撑得住你的标点符号,大猫也会支持你的。大猫在这篇日志里想说的只是,你在使用标点符号的时候要清楚它们都具有何种内涵,然后有意识地选择取用。)
以上就是大猫总结出来的、低年级国际学生比较常见的标点符号相关的问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大家写作过程中还有遇到其他的纠结的细节,也欢迎留言一起讨论哟~
祝大家周末鱼块!
---
为保证例句正确,本文中的例子,除了大猫自己写的,大部分取自以下网站: https://www.grammarly.com/blog/quotation-marks/ https://www.grammarly.com/blog/dash/ https://owl.purdue.edu/index.html https://www.quickanddirtytips.com/education/grammar/how-to-use-quotation-marks https://www.thepunctuationguide.com
© 本文版权归 cherry it up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
Muffin the Cat | 松饼猫 | 红豆大福 Ed io anche eon pittore. "I may ...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