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本是地久天长
从一开始我对《地久天长》就非常关注。一开始是因为王源的原因,其次自己偏爱文艺片。这些日子里,我在网上关注了一些消息。这部电影的男女主拿了柏林电影节影帝影后奖,它的预告片出来时我来回看了三四遍。但都不愿从他人的视觉去关注这个故事的梗概,只想让它在电影院里以最直白的形式冲击着我。

于是,上映第一天我就去看了。三个小时的内容,很丰富也很精彩。看完却是一股压抑感油然而生。虽然结局是美好的,男女主又要回到那个小海村,刘星也带回来了他的女朋友,皓皓也在最后向丽云他们坦白赎罪。似乎一切都回到了正轨,那个20年后在北京的见面是个节点,也是个小高潮。在那里,不是说愿意释怀,而是时间,时光的长河里带走了他们的怨恨,带走了他们生的希望。带不走的却是每个人的“如果没有发生”自责与对命运的不服,带不走的是对儿子的思念,对生活的万念俱灰。
看电影时,我时常在想,也许这就是生活。性格决定命运,每个人都有错,却因为一件件偶然的事给汇聚成了一条生命。刘星溺水身亡是一个节点。从此两家无话可说,不是怨恨,不是责怪,是自责。每个人都在赎罪,只是各人对命运的看法不用罢。里面没有一个坏人,但可能是命吧,命运的捉弄让两个家庭几乎都毁了。沈家是精神上的摧毁,而刘家却是对生活的失望。那一句等待着变老看的我很揪心。我们的生活也是如此吧,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也有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继续生活吧,只是信仰没了,等待着变老,等待着死亡。

看完很久后心中无法平静。因为太现实了,这就是我们的生活啊。我在心底问自己,会不会以后我们也是这样?丽云那一代的朋友,刘星这一代的伙伴,友谊天长地久,生活地久天长。
其实我不是很愿意去纠结电影中人物的性格。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色,而且人性向来是自私的。只是个人选择不同而已。英明一家应该是干部家庭,从在企业就是管事的,而丽云一家都是技术人员,知青岁月,为生活奔波。刘星从小就是个胆子比较小的孩子,而沈皓也只是顽皮了些,但很自私,因为他们,刘星死了。很无奈感慨万千,这就是生活啊。
生活中,这样的事例太多太多了。只是我阅历太浅,还未入社会,不懂得生活的苦与悲。
友谊天长地久,时间会磨平一切,独留他人黯然神伤,除了面对故人,面对曾经,一切都看似正常又显得无奈。被生活磨平了棱角,慢慢等待着死亡。地久天长,so long my son。以儿子刘星穿起了整个电影支架,配的乐确实友谊地久天长。最后的好结局相称着这一句,无论如何,无论会怎样,时间把它该带走的都带走了,活着的人要珍惜。
向前看,生活本是如此。友谊天长地久,生活地久天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