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感七:随波逐流的存在性研究
这两天事情比较多,回到宿舍有点疲乏,以致于连续三天没背单词——担心两千的报名费要打水漂儿了。 昨天下午打了会篮球,晚上就比较兴奋,一兴奋就只能看点闲书,昨天看的是王小波的《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王小波的杂文语言比较幽默诙谐,同时又能让人跟着他一块思考,并不容易做到,我想他说的也不是都对,但我觉得他这个人是比较有趣的,而且写作手法上值得很多人借鉴,包括那些大哲学家们——康德对自己的《纯粹理性批判》的评价是语言十分晦涩难懂!也难怪我大学时从图书馆借来这本书看得云里雾里了,也不知道现在能不能看懂。王小波的写作特点是句子都比较短,也比较口语化,像一个人在和你讲话,而很多优秀的文章或小说也是这个风格,很多写作老师也跟我们说要写短句子。我想有些写作比如杂文、小说、科普作品、历史传记都比较适合或者说应该采用比较短的句子,句子可以精炼,但不宜像科学、社会学、哲学的研究著作那样讲究严密性——总的来说,给一般人看的写作还是要通俗写法。不管是写作还是其它事情,想要做好似乎总是要求一些直觉外的东西,比如有意识的独立思考,这就区别于从众的态度,从众的人很多情况下做不到杰出——这是随波逐流的一个坏处。
然而今天我却想起了随波逐流的好处来。虽然昨天睡得比较晚,早上早起去食堂吃了早饭,然后认真做下午和Z老师讨论的幻灯片,下午和老师讨论完后就忙着和一个外校的师姐讨论之前我写的代码的问题,晚上Li同学找我一块吃饭,上去找他时又有QY同学找我帮忙处理数据。吃完饭后去找QY同学拷贝数据顺便和实验室的同学唠嗑,Q同学向我推荐了一本不错的书《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单看这题目就比较有意思,艺术的生活态度是我所向往的。之后又是和外校师姐讨论程序。整个一天,很少有是我自己主动去做的事情,然而也都是我想做的事情:和老师讨论的时候他给了一些经验上的指导;和师姐讨论程序以及改进程序让我学到了不少知识和技巧;帮QY同学处理数据也会提升代码能力;和同学交流自然扩展眼界,毕竟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我做的这些事算不算随波逐流?从某种程度上说,都算!甚至昨天一个同学问我一个高等代数题目,我因此回忆本科学的高等代数都学了什么,并且试着想出几个比较重要的定理以及来源时,我其实是被外界因素所引导的——如果同学不问我问题,我不一定会想到代数学基本定理。
什么不算随波逐流?我想这取决于我们怎么看世界、怎么看人类、怎么看自己。假如一个人说活着就是随波逐流,那他肯定是认为世界按照客观规律严格运作并且不存在偶然性因素,人体与机器一样运作,我们的意识都是神经元信号,我们的想法都是环境的作用积累所致,人没有自主意识;假如一个人说尽人事而听天命,那他默认世界是有偶然性变化的,人也能有自己的选择——尽人事或不尽人事,所以人可以自主选择。可能还有很多不同的态度,但归根结底,我们在探讨的是一个人是否从自身需求出发、从自我认同出发、从世界和人的关系出发的问题。 环境作用于人,但同时人也作用于环境,人的自身与环境的互动带给人的价值体验是人生的意义所在,我们往往被环境的强大和自我的渺小所蒙蔽而低估了自我,所以容易忽视相互作用,而作为有感官有思想的动物,我们必须从人的层面认同自我,认同自己的自由意志的存在,因为这就是事实,我们总是有选择自己对环境和自我的态度的权利,这是不可否认的,即使这是科学规律导致,那又如何呢?你必须假设世界是严格按照科学规律运行并且完全可预测,才能推导出人没有自由意志的结论。所以我们和环境总是平等的,作为人,我们需要更看重的是自己的感受而不是环境的。每一次与环境的交互中,环境对我们产生了作用,同时我们也对环境起到了作用,起多大作用其实也是无所谓的,因为自我的价值体验是最重要的——就像我们明知道所有人终将死亡,却依然做自己该做的事的原因。
回头看我这一天,我发现所有环境与我的交互都是双向的,只是存在表面上的主动方和被动方而已。和老师讨论是每周日常,老师给我提建议,这是环境作用,同时他的想法也被我改变了一些,对我在做的事也有了更清晰的了解,我对自己在做的事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是互惠互利的,并且这样我也在慢慢实现自己想做成的事;别人找我探讨技术上的问题,这是环境作用,不受我控制,我为了解决问题找资料,开阔了自己视野,这是环境对我的作用,同时我帮别人解决了这个问题,对方也提升了自我,这是我对环境的作用;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自己也被自己已写已想的内容影响,进而理清了思路;依次类推,我们和环境的作用只能是相互的,也总是处在平等的地位,而如何交互、交互的结果如何都取决于我们自己的态度和行为,这是人的自由,而能不能保持一个循序渐进、迭代增强的良好互动是我们所应关心的,因为这决定了我们对自我的价值认同强度。
随波逐流只是人的一厢情愿,这世上一样多的是波随流逐,而投鞭断流也可能是一种结果,一味地抽刀断水,只能此恨绵绵无绝期,既然环境愿打,我也愿挨,何不乐哉!何况天生众才,乐中流击水乎!于是常曰,生而为人,莫若放下执念,相逢于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