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半月,我们是这样筹备户外婚礼的(缓慢更新)

这世界上,既然有存在着对婚礼充满了期待和幻想的新娘子,也就一定存在着像我这样从未想象过婚礼与自己有任何关系的新娘。从未喜爱过一切女孩子喜爱的闪闪发光的东西,女孩子视之如珍宝的婚礼高光时刻,轻软华丽的纱裙,与谁携手走上红毯,这一切都是无法想象的。但世事往往充满奇妙的际遇,如果是他的话,也许自己是可以努力一把的。这是自和先生相识以来常有的感觉。
所以至今仍然觉得不可思议,我就这样一头扎入了这场两个人冒险,而明知背后充满了人间烟火的茶米油盐。也许是因为对方是先生,是听说“往后我还是要和发小一起养老的,你只是加入养老团而已”仍然笑着点头说好,这样一个包容的人。所以,当这样一个时刻来临时,I SAID YES。
这中间其实波折多多,一来在国内举办婚礼一事本来并不在考虑范围内,二来出于广东人的传统考量,日期定得非常仓促,所以使整个婚礼的筹备过程都过于“紧凑”,但事后看未必太坏。一个半月的筹备期可以说是刚刚好,在很多细节问题上都需要抓大放小,把握住原则性问题,也省去了选择困难的犹豫,凭本心直觉干脆利落地解决问题。
婚礼完成后,收到几乎所有亲友的反馈是,这是一场温馨感人的仪式,所有人都获得了非常美好的回忆,这也就达到了先生和我原本的出发点。这个最重要的时刻,有了最珍贵的人见证,才更有意义。而婚礼的意义,也许在于这一场预期漫长的探索旅程,会从一个比较深刻的出发点开始。婚姻的本质也许与爱情无关,二人更像是遵守契约并肩作战的战友,是否能够背靠着彼此放心地迎战自己眼前的困难,才是最重要的。
而好的婚礼,大概能给我们一点信心,也许我们能成为彼此交付后背的人。

婚期,婚礼形式,地点,礼服婚纱
婚期:
不知道其他地方的风俗,但是在广东人的习俗里,老黄历是非常重要的。求婚日期是11月,领证1月4日,婚礼1月12日,非常紧凑。反正,都是好日子,我们就是这样一路安慰自己一路接受被安排得明明白白的(哈)。嗯,习俗么,要尊重。
话说回来,婚期直接和天气状况挂钩。选择户外婚礼这件事比较需要勇气,不可控因素一多难免就有点听天由命的意思,要知道一月中旬的广州天气很莫测的。在经历了一场寒潮之后,婚礼当天的温度回弹,甚至一直都是二十度左右的晴天,实在是天气帮忙了。
婚礼形式:
原计划是只领证不办仪式,或者是旅行结婚,一切从简。不过在和长辈商量后,决定回双方祖籍地办婚礼。儿女成婚,其实不仅仅是自己人生的里程碑,更是父母人生的里程碑。在这件事上,尊重父母的意愿很重要。
在和vendor沟通过程中,先生是非常希望能给我们留下有仪式感的回忆,所以最后决定的结果是,早上按风俗接亲,在下午举行户外婚礼,晚上进行简化流程的婚宴,也算是面面俱到了。事后想想,两个月时间,和先生完成了清迈拍婚纱照-领证-婚礼当天早午晚三场仪式,也算是挺了不起的。
选择的vendor有举办过风格上我们都很认可的户外案例,偏向对自己喜欢的风格,一定要有明确的方向,最好能够准确提炼出关键词,这个是在和vendor沟通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事情。最好能够提供准确的参考案例(图片和视频)会比较直观地令vendor了解你们的需求。比如我当时就找了林宥嘉的婚礼视频作为对标,同时找了很多喜欢的婚礼图片提供给vendor,所以最后婚礼现场的氛围很真实地还原了设想。
地点:
决定户外婚礼后,比较常见的户外场地一般是酒店或公园的草坪。但是先生和我都比较倾向自然清新的北欧风格,绿植、芦苇、木质调,是北欧风格里重要的元素。所以最终选定的场地在植物公园深处的一片小森林,幽静、围合感强,天然具备所需的婚礼调性,很符合我们的需求。因为场地和日期都比较冷门的缘故,定下场地就比较顺利。但一般建议是要提早半年时间确定场地,这一点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预松。

礼服婚纱:
如果人在广州,礼服婚纱可以考虑在江南西婚纱街完成。因为要在预算内完成任务,先生和我的礼服都是在婚纱街定制的。先生的西装三件套从量身到最后成品大概需时一个月左右。考虑到往后的利用率,我们当时都一致认为定制是有必要。而在婚纱这一块我是没有太多执念的,毕竟是一次性使用物品,我可无法想象自己将来还要将裙子传给下一代是什么样子,就单纯找适合自己的纱。
自己总共也就试了两次纱,第一次是在天河的婚纱买手店,第二次就是距离婚礼还有三个星期的时候在婚纱街。所以其实很多新娘的routine对我来说参考意义都不大。如果追求品牌的话,买手店更容易满足需求。但如果只是单纯希望能找到适合的款式,婚纱街选择更多,性价比也更高。
我定做的两条婚纱,一条是用于户外婚礼的轻纱,一条是用于晚宴的主纱,合计才四千多。买手店的婚纱租赁,一条品牌纱就能在万元左右,性价比不言而喻。

我的轻纱和主纱都是在同一家订做的,当时距离Big day只剩不到一个月,帮忙试纱的小姐姐吃惊归吃惊,还是预留了一周的时间帮我把纱赶出来了。
对户外轻纱只有一个要求,就是轻盈,没有负担,能够自在地活动。所以这条浅香槟色的裙子上身,在场一起帮忙选纱的发小和店内小姐姐都一致点头,是她了。
物品准备
戒指:

作为一个相信钻石不过是碳元素构成的奇怪的人,我对钻戒与否实在没有什么执念,唯一一条就是,这一定是一枚贴合手指的舒适的戒指,熨贴得在佩戴时尽可能没有任何存在感。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愿意时时刻刻戴它,让它尽可能长久地陪伴,就如妥帖的身边人与良好健康的婚姻一样。
先生在挑选婚戒时几乎把市面上所有品牌都研究了一遍,最后带我去挑戒指时,几乎毫无犹豫地选中了现在的这一枚,V&A博物馆和周生生的联名款posey ring,是我能想象到最喜欢的样式。
铂金戒身,内圈刻着诗句“My promise past shall always last”,承诺着誓言的永恒,但偏偏不外露,只静静在戒环的内圈贴着皮肤,贴着那条传说中通往心脏的无名指下的血管,提醒着彼此对彼此的承诺。这样沉默内敛的含蓄,是深秀迷人的,更具有启发性,更有着彼此才明瞭的默契。
更令人感动的是先生的用心。V&A是我在英国念书时极喜欢的博物馆。这样也似乎我的青春与他交织,弥补过那段空白。
戒枕:
永生花盒。家里原本就有,正好利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