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心理成熟的具体表现都有哪些?
美国心理学家赫威斯特曾提出一个“心理成熟任务”学说,此外再掺杂一些作为情感、心理咨询师的工作经验,来阐述一下我所认为何为“心理成熟”的具体表现:
1. 在亲密关系中,互相尊重并互相支持
在赫威斯特的说法中,一段成熟“爱”该是平等且具有推动力的。
平等表现在“互相尊重”:即便两人有生活差异,观点分歧,却不成为威胁对方一定要与自己同一观点的原因。
推动力表现在“互相支持”:双方的爱是礼尚往来的,不存在某一方得单方面付出,自我感动;或单方面索取,发展到理所应当。
2. 人生的重中之重是——了解自我
看起来简单,但没几个人能真正做到“了解自我”。一个心理越成熟的人,越能懂得了解自我的重要性。因为这个世界的状态其实是主观的,是自己与外界的交互方式决定了你如何认识这个世界。
不妄自菲薄,也不狂妄自大,全面认识并接受自己身上的优缺点;并适度自信,在任何事情没下定论之前,你没有理由第一个否定自己。
3. 拥有“交换思维”
拥有交换思维是一个人成熟和情商高的重要表现,所谓交换思维就是懂得“预先取之,必先予之”,想要得到什么,得学会先付出,给予对方对方需要的,对方才会给你你需要的。
这在亲密关系中也很重要,你如果希望对方喜欢你,你得先要满足对方喜欢的点,不然你的喜欢可能就变成了索取。
『交换思维』——“互利原则,各取所需”。

比如生意上懂得“交换思维”的销售人员,不会低姿态的去求客户购买他们的产品,而是让客户明白购买他们的产品是符合客户的利益的。
情感关系上,懂得“交换思维”的人,不会因为喜欢对方而讨好和巴结对方,不会在分手之后跪舔,因为他们明白靠这些是交换不来爱情的,自己需要去提升自己,有足够的价值,对方自然愿意来和自己做交换。
4. 懂得“利他思维”
高情商的人和成熟的人,更会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替他人着想。当你能学会替对方着想,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有利于他人,那么你也会得到他人的认可和支持。
『利他思维』——“一定要有利于对方”。

情商高的人,是善于运用利他思维的人,比如生意上,你托别人去帮你介绍生意,可能没人愿意帮忙,但如果你告诉对方:“记得报价的时候,扣除你应该得的20%利润”,情况可能就不一样。
包括向我求助的朋友,一些人会因为我回复的不够及时和详细而不满,可却没想过其实我本来完全可以不帮忙的,帮你又给我带来了什么呢?我为什么要帮你?
5. 懂得坚持底线
一个人成熟的体现,往往是有更高的自控力,懂得坚持自己的底线,换句话,哪怕一样东西和一个人自己再喜欢,但如果有一些触及自己底线的问题,也敢于离开和不要。相反,不懂得坚守底线的人,往往无论在亲密关系中,还是事业之中,都会更容易无原则的妥协,导致自己失去尊严甚至是自我。
6. 以目标为导向,而不是以绝对公平为导向
不成熟的人一个重要特点是“以公平为导向”,做什么事情过分得追求“公平”,付出了就要回报,对对方好也希望对方对自己同样的好,对方犯错了,那自己也要还击,不然就觉得委屈,这也是往往很多人特别是女生,在亲密关系中,最容易犯的错误,最容易让自己的婚恋关系出现问题的原因之一。比如就有女士常常和我说:“这本来就是他的错啊,我还不能说么?”。
而懂得为目标为导向的人,会在做每一个行动的时候,以是否有利于自己的目标为出发点,比如和自己的爱人辩论对错,是不是能有利于彼此的感情呢?成熟的人往往会放弃对对错的争辩,而以更好的方式表达自己,从而建立更稳固的感情关系。
7. 拥有“大局思维”
大局思维,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大格局”,拥有大格局的人往往是更加成熟的,具体的体现是不去在意一时的得失,不去在意眼前一城一池的成败。大局思维会让人变的更加豁达和从容,特别当面对生活的挫折的时候,大局思维往往是让你可以绝地反击的关键思维。
比如同样是失恋,拥有大局思维的人会想:“现在虽然他暂时离开我,但不代表后面他不会再喜欢上我”
8. 拥有“延迟满足”的心理特征
咨询中总是遇见关于断联的一些错误和问题,最常见的就是不听我的话,因为自己忍不住擅自去联系,结果可想而知, 最后没办法又来求助我怎么办 。
首先和大家分享一个心理学的实验-『棉花糖实验』。
棉花糖实验是斯坦福大学WalterMischel博士1966年到1970年代早期在幼儿园进行的有关自制力的一系列心理学经典实验。在这些实验中,小孩子可以选择一样奖励(有时是棉花糖,也可以是曲奇饼、巧克力等等),或者选择等待一段时间直到实验者返回房间(通常为15分钟),得到相同的两个奖励。 在后来的研究中,研究者发现能为偏爱的奖励坚持忍耐更长时间的小孩通常具有更好的人生表现,如更好的SAT成绩、教育成就、身体质量指数,以及其他指标。
这些孩子展现出了一种叫做『延迟满足』的情商技能。他们愿意站在得到奖赏之前继续等待。
而那些没法忍受等待,想立即就吃掉棉花糖的孩子则体现了一种「追求及时满足」的低情商心理,那就是“我想要吃,并且现在就要吃”。
在我的咨询中同样存在着类似棉花糖实验中的两种“孩子”:
一种是我断联了一段时间了,应该有点效果了,所以我要马上去得到断联带给我的奖励。
一种是明白断联的时间还是不够,虽然可能有点作用了但如果自己能忍住不联系将会取得更大的回报。
咨询的案例证明,『那些能忍住联系对方的欲望,断联时间更久并且更加专注于自己的女生普遍具备更高的情商,复合几率也明显要高于前者』。
9. 犯错懂得反思,但不过度“自责”
犯错了懂得反思是好事情,可如果过于的自责,和自我惩罚,往往会让事情更加糟糕。成熟的人,会自省和反思,但不会不断的伤害自己。
10. 在社会交往中,懂得详略得当
“无用的社交,是浪费生命。”
但有些人偏偏抓不准何人在自己的人生中是主角、何人是配角。导致对所有情感支线都掏心掏肺,把自己累得苟延残喘,但在客观程度上来说,却没对自己产生一点好处。
11. 渴望并实现自我独立
在赫威斯特的十项成熟任务中,好几点都在讨论生而为人的“独立性”“自主性”。
一个渴望自由、并愿意为之承受代价的灵魂,我们很难评价它是一意孤行、幼稚自私的;反而是那些窝在安全圈里不敢出来,还依附着比自己更强大的力量勉强生活的人,才是真正的不敢直视自己的内心,更妄谈独立。
12. 能够挖掘自己内心深处的兴趣,并与生活结合
有的人生来喜欢文学,喜欢艺术,但不敢赌一把,宁可把自己的天赋和真正所长埋在骨子里,去随着“多数人”寻找所谓更能被世人接受的能力,然后在这个领域内被更有造诣的人抛在身后。最终,在哪个领域都没达成自己的目标,抱憾终生。
了解自己,挖掘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然后在梦想和现实中找到一个平衡点,这才是一个成熟的人该做的。
13. 在个人的行为导向上,能建立起自己的道德标准
换言之,有原则,且这个原则不会因为某个人或某件事而轻易动摇。
众所周知,谁都渴望真正“做自己”,但也正是因为这个前提,让无数头脑不清醒的人只想着如何“放飞自我”,却不曾给自己设立一个阈值,划分一个范围——最终结果就是把自己放飞了老高,却忘却翅膀承受不住高压,狠狠跌下,摔得头破血流。
14. 理解并接受他人的阴暗面
一个成熟的人之所以包容,只因为他早对这个世界的阴暗面有所准备,并不以之为奇,更不如临大敌。
人非圣贤,即使在你心目中纯洁无暇的“男神女神”,也摆脱不了生而为人的世俗私欲。而有些人就是接受不了这个,并按照自己的逻辑同理推出:只有自己完美无缺,无懈可击的时候,才值得被爱——虽然人类压根不会有那么一天。
15. 对待回忆,会记得,但不会沉溺
人的一半痛苦,出自对于往事的介怀。如果说不切实际的人喜欢活在未来里,那么不够成熟的人往往喜欢沉浸在过去。
而更可笑的是,其实多数喜欢沉溺在过去的人,并不是因为他的过去有多么美好,而是因为他在当时没有把握住某样东西,导致未来的他耿耿于怀。
这是一种恶性循环——之所以他当时没有把握住,是因为他生活在过去;之所以现在的他耿耿于怀,也是因为他生活在过去;
并且能预知未来:未来的他耿耿于怀,是因为现在的他沉浸在过去,错过了现在。
16. 宠辱不惊
宠辱不惊四个字乍一听好像境界太高,很难做到。其实秘诀就是四个字:了解自己。
一个人说姚明太矮,姚明不会因此而沮丧厌世,因为姚明多高他自己心里有数。
同样的道理,当你足够了解自己,并接受自己的同时,你就已经自成一派了。无需谁的证明,旁人的怀疑自然也伤不到你。
17. 亲密关系中,懂得适时的放手
不成熟的人在挽留感情的时候,跟5岁小孩要不到玩具的表现如出一辙。
对方明明白白地告诉你,要分手,要离开;你的反应是一哭二闹三上吊,死缠烂打求原谅。这种表现与其说是挽留对方,倒不如说是你自己的情绪宣泄。
成熟的人则会静下心来问问自己:为什么他不爱了?是我们的相处方式有问题,还是我本身没有之前的吸引力了?然后有头绪和目标地去解决眼前的问题,一步一步地拨云见日。
18. 懂得取悦自己
很多人被时间和经历洗礼了一通,或垂头丧气,或黑化世故,满脑子都是如何对付生活,如何对付他人。
然而,有一类人,在被塞满的杂乱思绪中,能留出一处用来取悦自己,给自己一个对周围一切抱有好奇心和想象力的机会。
知世故却不世故,才是最大的成熟。
Tip:记得点个赞再走,刻哥一把年纪更新文章不易。
推荐阅读,被全网抄袭的2w + 字挽回干货大全:
《挽回爱情,教你怎么挽回前任》
咱们自己的小组有专门的帖子提问,我们会有老师尽量回复大家,给大家一些简单的建议的:
另外为您免费提供了以下心理学电子书籍,助力您的心灵成长(书籍持续更新ING...),公号(深刻情感说)中直接回复“电子书”即可获得。

公号 | 深刻情感说(ID:shenkeruci):深刻如此
Hi,我是深刻,个人心理公号-深刻情感说(ID:shenkeruci),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大连市心理学会会员,33岁,已婚已育。11年qq群挽回情感教学,13年豆瓣小组情感教学,17年入驻知乎,咨询案例万余件,相信无论从专业角度、咨询经验和人生阅历来说,我都可以给你一些还不错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