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中国影院计划变身MIDA真实影展
![]() |
不知道是谁设计的MIDA的易拉宝,我觉得不错 |
下午去了纪实频道,见到不少朋友,有人边说话边咳嗽,有人痘痘多了,大家都很辛苦,就是为了把第一届的MIDA做好,他们准备了五十部片子,精品无数,云集了全球五大纪录片电影节选送的优胜片目,看片目表,真可以说是中国纪录片发烧友们要过节了。6月9日-15日,我们需要用和前几年看真实中国·影院计划全年展映不同的方式,在一周内集中精神一口气看完N部片。比较起来,我更喜欢每月有两三部片看的时候,那样不仅好安排时间,也可以作为每周固定的一顿纪实大餐。但纪实频道的朋友们认为,搞一个纪录片电影节,更有助于提高影响力。08年的最后一天,我去纪实频道采访副总监干超,这帅哥今天又详细地对着片目表向记者们讲了一遍,哪部片子有什么亮点,哪部片子获了什么奖,当然,后来我又让他多对我单独讲了一点儿,我知道看完全部片子对我来说是绝对不可能的,况且六月还有世界杯,我又不能请一个月假,但他的话的确让我想到很多。做纪录片的人们真不容易,采访真实中国的记者两年下来换了好多新面孔,不少同行可能不跑这口子了,不少人可能提拔去干别的活儿了,而帮我们组织展映、引进片子、请嘉宾、组织论坛的人们,年复一年地在忙乎基本上相似的事情,每年的展映开始之前都会和我们谈到,引起更多人的兴趣让大家都来看纪录片是多么令人欣慰,在中国培育纪录片观众的群体是多么的任重道远,独立纪录片导演是多么需要支持。想来想去我觉得,除了工作上要多给予纪录片事业关注,作为普通的爱好者,我也要多向朋友们介绍我们可以方便地看到的片子当中,究竟各自有什么亮点。这样,就算我到时候来不及看了,你也许恰好看了,你也可以告诉我,某某片令你内牛满面,“你没去看真遗憾”云云。
以下勉强算作现场报道。
关于MIDA
06年起,SMG纪实频道推出“真实中国·影院计划”和“真实中国·导演计划”,前者每年在电影院售票播出二三十部中外纪录片。08年初我看到小川绅介和彭小莲的《满山红柿》,那是我第一次接触真实中国。07、08、09,三年下来,到今年,纪实频道打算把“真实中国”这个品牌改成MIDA白玉兰国际纪录片奖这个新品牌,作为白玉兰奖作为白玉兰电视节诸多奖项的一部分,而纪录片展映则作为上海国际电影节的纪录片分支单元。以往纪录片在白玉兰电视节奖项中的地位较低,这次通过MIDA的方式,来个扭转性的改变吧。MIDA分三个部分,包括评奖、导演计划和影展。
详情看这个:http://www.douban.com/host/mida/,看这个:http://www.midadoc.org/
关于今年的MIDA
干超帅哥说,近年来所有好片得奖片都来MIDA了,五大洲的纪录片协会主席也都会来参加论坛,规格不可能再高了,所有非常希望今年能受到观众的认可,让MIDA火起来。中国片的部分主要做独立制片人的片子,国外部分今年有好多日本的片子。在150人的放映厅,每部片子都会有两次放映。选了四家影院:万裕、UME、世纪大上海和环艺。下周一,具体的排片时间可以出来了,到时候大家就开始猛调自己六月的个人日程表吧。
MIDA有论坛
看这个:http://www.midadoc.org/mida-eaacn.html,欧美亚纪录片论坛将于6月7- 8日举行,共设两个议题,1、欧美亚纪录片电影节主席峰会,2、国际传播中的亚洲形象。为什么要有第二个议题呢?干超说,有一次在国际纪录片活动中,一位欧美的导演和一位东方的导演在讨论片子中的手法时似乎发生了点儿争执,从中发现,欧美人其实对亚洲人的了解很缺乏,因此什么是亚洲的真实面貌,需要好好交流探讨一下。MIDA和日本的基金会还打算举办一个中日纪录片草根文化论坛,因为中日两国在独立纪录片导演的工作方法和视角上很相似,都很有草根气质。
总监推荐的好片有哪些
http://movie.douban.com/doulist/570852/?start=0,豆列在此,大家可以参考,或者看这个http://www.douban.com/event/11819169/discussion/23573530/ 干超详解了其中一些片子的精彩之处。1500万投资的《外滩》是开幕影片,周兵导演率整个班底会出席。伊朗影片《青紫色的人》讲的是画家的事儿,导演也是一位动画制作人,片子里面也有不少动画的段落。以色列片《奥斯维辛的披萨》是屠杀幸存者想完成带着孩子回到奥斯维辛牢房的夙愿。丹麦影片《修道院》是欧洲的获奖作品,讲的是关于实现理想及遇到阻碍的状态,主人公想把买下的城堡改造成一个修道院,但受邀来的修女们的计划和他有不小的差异,随着主人公的去世,矛盾纠葛又风平浪静。
加拿大籍导演范立欣的《归途列车》,春运题材,很多人大概都很想看吧,导演会在放映结束后到场。荷兰影片《玩家》是讲赌博的,对我这种热爱麻将的人来说很有吸引力。《进退两难》的空难吃人生存题材当然不可错过,让我想起了那本有趣的薄书《洞穴奇案》。日本片《跟着奈良美智去旅行》应该能获得小资气质足的都市观众的喜爱,至少我很想看。日本片《横滨玛丽》讲的是传奇人物,玛丽既是妓女又是象征,我也一定要看。《TAIMAGURA奶奶》拍了15年,应细细品味。日本片《延安的女儿》是很感人的文革个人史。国产的《小李子》、《敖鲁古雅·敖鲁古雅》、《算命》、默片《手语时代》也受到了推荐。
韩国片《牛铃之声》的导演李忠烈,之前排片穷得一塌糊涂,本片上映以后,占据韩国电影全年票房第三名达三个多月,李忠烈也一下成了富翁。荷兰影片《永远》的导演heddy honigmamn是当前纪录片领域的大师级导演。墨西哥片《推定有罪》的导演杰弗瑞·史密斯因该片获得了美国电影工会最佳导演奖。《云之南》的导演phil agland的作品《逝》1997年拍摄,呈现了我们“看上去了解,却未必认真了解的上海”。以色列影片《阿尔法日记》的导演是一位以色列军人,他在枪林弹雨中扛着摄像机拍摄。保加利亚影片《八号公路》曾获柏林电影节最佳纪录片。
参评白玉兰奖的纪录片有:加拿大影片《要塞》,以色列影片《血缘》,德国影片《失忆的爸爸》,影片《google baby》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