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之境
一个家最有烟火气的地方就是厨房。它承包了一家数人的一天三餐,冷眼看着来回穿梭的人青春不再,爬满皱纹。
我很爱下厨,但仅仅作为爱好,心血来潮的那种,所以在装修的时候,家里的厨房特意的向外扩充了一部分,做了半回字形的操作台和对应的吊柜。到底当时装修太年轻,只顾着好看,还是有很多功能区域并没有考虑到位。例如台面的高度,水槽的大小,操作区域的零碎,光线的遮挡,柜门的自动关闭功能等等,无时无刻的让我都想拆了它重新去规划。
单身的日子里,厨房就是烧水、沙拉、榨果汁以及半夜救急煮面的地儿。父母来后,才真正有了烟火气这么一说。爆炒、蒸煮、油煎,日日变着法儿的让它体现自我价值。往往这个时候,厨房的移门滑溜的让整个房子都像是烟火之地。我在楼上都能准确无误的闻着,嗯,火候差了,嗯,酸辣的,嗯,又太大了,哎呀,糊了!
厨房还是个储存的地儿。米面油调料、锅碗瓢盆、水果蔬菜、咖啡机榨汁机破壁机等等不同类别的东西都一股脑儿的塞了进去。于是整个冬天家里一直有不明的飞蛾到处扑腾,像极了宠物,晚了还知道回到厨房去。我这人天生胆大,却单单恶心这灰蛾,碰不得看不了,遇着了不是喊爹就是叫妈,实在不行了只能硬着头皮拿纸巾包着送它离开。平日里我也只能多叮咛着父母收拾一下厨房的各类干货。直到一夜在床头看到一只蛾子在灯光中妖娆的舞蹈,我彻底崩溃,第二天就挺着九个月的肚子笨拙又无比坚定的把厨房拆了,不,是把所有东西都翻了出来了。
这个时候我才发现,自从爸妈来了以后,平日里矫情的咖啡机不见了,电饭煲也藏进了橱柜,榨汁机和搅拌机被牢牢的绑在袋子里,微波炉委屈的顶着一盒子的货物,漂亮的碗碟被塞在最里面,装鸡蛋的保鲜盒身首分离,冰箱里的一层玻璃隔层被束之吊柜染上了一层擦了很久还有印子的油渍,柜子里还有不下于二十袋的碘盐,还有各种过期的食物以及高矮不一各种干果吃完留下来的纸质、塑料、玻璃等罐子来装了各种杂粮。。。。。。等等,这个罐子不是被我扔了吗?怎么又到这里发挥起了余热???我望着满地的东西和被各种家电压弯了隔板内心有无数个问号、感叹号。感慨完了以后,还是老老实实的蹲在地上扔起垃圾来。
中国人的烹饪离不开油,几个月一桶油往往是我家的常态,于是整个家里上端都有油光光的感觉。尤其是厨房的吊柜,甚至附着到内里。那里藏了我很多宝贝,印花的碟子,一整套丝绒包裹的刀叉,小巧精美的茶具,还有各种咖啡器具,现在打开门全是一层厚厚的油腻。瞬间心疼加心碎,跟自己的孩子被人打了一样的难过。家里的清洁用品齐全,一次次的交代一次次的被遗忘,我看了眼那些崭新的一次性抹布,对比自家水池边粘腻的抹布,心里只有一个想法就是,不要再让爸妈进厨房了,他们真的是老了。
是啊,爸妈真的老了。这个时候,他们仍然乐此不疲的活跃在厨房这个舞台上,他们竭尽全力的发挥余热。他们记不住要及时打开抽油烟机和关上厨房的门,分不清清洁剂和消毒水的区别,经常忘记过滤器是否需要更换,常常留下他们觉得家里可能会有用的垃圾,时常想不到剩饭剩菜要包好放进冰箱。我一边整理一边回想,怪他们何用,这些的种种不都是他们正在衰老的迹象吗?
我把咖啡机和磨豆机擦干净又请了出来,高处吊柜里长时间不用的东西塑料袋包裹好再安置,弯掉的隔板上放置平整重量轻的东西,不用的碗碟排好放进消毒柜,不能密封的瓶瓶罐罐都请了出去换成了统一的保鲜盒放置在冰箱里,油腻的抹布进了垃圾桶,存在莫名生物的干货等都去和抹布作伴了,橱柜和抽屉里功能划分的统一且清爽,过期的咖啡豆磨成了粉放进无纺布袋子里做空气净化用,终于把厨房收拾的可以入了我眼。
果不其然,老爸一进门就对着那堆需要被处理的垃圾一一做着排查,不厌其烦的问着为什么要扔、以及为它们存在的而各种找理由。我也只能一一做着回答,同时也告知了蛾子的来源,他不甘心的说着怎么他清理没见着。我心想,是呀,你只会往里面塞,哪会扔,那罐子里的杂粮都快成虫子俱乐部了。他不情不愿的暂且接受了。
看着他如此,我想,估计每个月都有这么一次厨房境域大处理的必要了~
厨房真是个烟火之地,还要见证两代人的认知和生活的战火。
2019年3月21日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