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看完这部片子,压抑到崩溃……
“不知是什么原因,即使在贫穷、饥饿、恐惧纵横的战乱年代,音乐仍被珍视,并跨越国界和种族。感谢那些慷慨的卫士,在刀刃和枪火之下,留了它和他的活口。”

钢琴家The Pianist (2002)
导演: 罗曼•波兰斯基
类型: 剧情 / 传记 / 历史 / 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 法国 / 德国 / 英国 / 波兰
语言: 英语 / 德语 / 俄语
上映日期: 2002-05-24(戛纳电影节) / 2002-09-25(法国)
片长: 150分钟
又名: 战地琴人 / 钢琴战曲 / 钢琴师

随着父亲工作的更动,主人公维尔姆的童年迁徙于德国伦山一个个高原小村庄之间。后来读了师范学校,维尔姆自己也当了教师。
生就的浪漫气质,维尔姆从小就富于幻想。
自中学时代,他就加入了一个叫“流浪鸟”的青年组织。

1914年8月,他在“流浪鸟”的一次集会上,维尔姆遇到了让她心仪的姑娘安娜玛丽·克鲁马赫尔。他们结了婚,1927在塔洛的一个小村庄安下家,安娜玛丽先后生下两个儿子和三个女儿,一家人过得宁静而美满.

或许是家族基因的遗传,或许是后天的熏染,瓦迪斯瓦夫很早就在音乐方面显露了过人的天分,16岁便考进华沙的弗雷德里克·肖邦音乐学校。
一首曲谱,他只要读一遍,就能无懈可击地弹奏出来,而且能以任何调式即兴弹奏一些完整的作品。
父母在私下里不胜欣喜:“将来这是又一个鲁宾斯坦,又一个霍罗威茨!”
1939年9月1日,战争爆发了。
1939年8月底,维尔姆·霍桑菲尔德再次应召入伍。10月,他被派往波兰的帕比亚尼采,管理一个临时战俘营。

这期间,维尔姆对德国军队在波兰的使命逐渐产生了怀疑。1940年冬的一天,他看到一群德国兵毒打一个波兰孩子,因为怀疑他偷了干草。
灾祸还是降临了。1942年8月16日,什皮尔曼一家和数千犹太人一起被押送到Umschlagplatz车站,开往死亡营的列车即将从这里出发。
两三天后的一个夜里,他梦见了弟弟,弟弟俯身对他说:“我们都死了,就在此刻。”

因为怕被抓住,他不敢出门,而且不得不一次次转移,更换住所。电台付重金让一个技术员照料他的生活。
但是到了夏天,送饭突然中断了,瓦迪斯瓦夫困守藏身之所,无以果腹。几个星期后,当朋友们赶来时,钢琴家已奄奄一息。
电台又为他另找到一个住所,房门从外面用挂锁锁上,瓦迪斯瓦夫在这里提心吊胆地躲了63天,直到1944年8月华沙起yi。

多年以后,幸存的钢琴家把自己的故事公诸世人,引起轰动。本部影片《钢琴家》就对该事件进行了深度还原,感兴趣的小伙伴赶紧去看看吧!
《钢琴家》:t.cn/Ex0nzp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