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的源泉—创造力
人,总爱生活在自己所熟悉的那些“故事”里,不经意间,体会到一些活法。我们过日子,也只能参考这寥寥几种活法。
设想一下:如果我们在任何需要的时候,都能放飞思想,像在一块“白布”上尽情描绘有关自己未来的各种情形,那会是一种怎样的局面?
人天生的创造力一旦得到释放,那么每一天,都是我们建功立业的开端。
创造力的使命
之前,本栏目先后谈及“活在当下”(第三期)、“转换思维”(第四期)和“内在动机”(第五期)。
这些方面,均关乎创造,分别涉及:勇敢面对现实,摆脱消极障碍,以及充分利用发自内心的动机。可以这么说: 创造力的源泉,就是你作为创造力的载体,要时刻准备着,去完成使命——创造。
人的创造力,与生俱来。人类,之所以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就是因为我们能提出各种新点子,新方案,新认识,能够展现惊世之美。天才的脑子和普通人不一样,这本身说明不了什么,关键在于:怎样用脑,怎样用好“左右”创造力的左、右脑。

最近一些研究有力地表明,多数人对左、右脑的使用程度,其实差不多。因此,关键并不在于诱发右脑的思考力,而在于实现、磨砺左、右脑的配合。这种配合,才是开启你创造天赋的钥匙。
为了发现、锻炼并最终“爆发”创造力,可借助许多简单的事情。这种磨炼,起初可能比较陌生,比较困难。不妨提醒自己:这可是在唤醒自己的“原创”态,恢复自己的“自然生存”之道啊!对放飞思维,培育创新,我偏爱一些方法,给您介绍两种:

基本的思路,是取法儿童。小孩子天生爱冒险,这种天赋,大人花费大量时间,在很大程度上把它理性地克服掉了,而小孩没想那么多,因而保留了很强的冒险性。
我们不想冒险,主要就是害怕失败。因此,首要任务就是拥抱失败,将其视为机遇。这样一来,“失败”消失了,只有探索和发现。
自信、自尊,攸关创造
你每每作出的选择(无论是什么),都会有相应的结果 。这些结果,你不妨轻松、幽默地面对,不要臆断好、坏,而应一门心思,继续创造之旅。
许多专家都会谈到:自信、自尊,攸关创造。我认为,只要抛弃害怕,特别是对冒险的恐惧,那你自然会生发出一种新的自我感和自信感。你不是别的,就是创造;不是别人,就是创造者。

只要你排除以往痛苦的干扰,不去无谓地忧虑将来,而是专注现在的努力,那么“害怕”就无立锥之地。不妨儿童般地“游戏”人生,探索世界,这种“还童”之态,很可能是一件最有意义的事情。
另一条道理,就是拓宽思路。不妨告诫自己,解决问题之法,有千万种。正所谓:条条道路通罗马。把非此即彼的狭隘思维抛在脑后吧,生存之道,各式各样;创造之法,无穷无尽。
“六顶思维帽”
未能思路活跃地生活、行动,极大地束缚了我们的发展。无论是工作,人际关系,还是创造杰作,办法总比困难多,方案总比现实强。作为一种系统性的思维训练,在此推荐著名的“六顶思维帽”之法。
该法的要义在于:对同一问题,从六个视角去考察。与一、两个视角的考虑相比,它能产生更多的思路。具体如下:
·红帽子,象征感性思维:带着情感看问题——你的各种感觉,对你有哪些教益?
·白帽子,象征理性思维:客观地看问题——事实有哪些?实际情况如何?
·黄帽子,象征积极思维:积极地看问题——某个方案中,哪些要素管用?

·黑帽子,象征稳健思维:稳健地看问题——方案中,哪些要素不管用?
·绿帽子(中国人不要避讳哦),象征创意思维:另辟蹊径地看问题——其它思路,有哪些?
·蓝帽子,象征宏观思维:宏观地看问题——综合性方案中,哪种最佳?
这种方法,个人、群体都能用。对这六顶帽子,网上有大量讨论,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值得吸取。
你为了取得最佳结果,各种思考体系均可采用。无论用哪种,都应提醒自己:创造力,你本身就有,只要运用得当,就能喷涌而出,任你挥洒!
© 本文版权归 jinglelingo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