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外地什么食物能勾起你的乡愁?
查看话题 >纽约觅食记:(二)乡愁几重
有朋友说过,吃的才是乡愁,深以为然。当细数着自己想念的食物时,才明白乡愁这种情感是可以多么的浓烈炙热。
作为在哥大上学的孩子,经常出没的地方还是曼哈顿,皇后区的法拉盛实在太过遥远。可惜的是即使是曼哈顿的唐人街和法拉盛还是差着一个等级。总是觉得曼哈顿的中餐馆虽然味道都可接受,但还是差着些什么。从屁股一落座,服务员给端上一杯冰水而非一壶热茶时,就有了水土不服的感觉。看到上的每一盘菜里都放着分餐的勺子时,更有异地之感。和美国同学吃中餐时,更加不适应这种一定要分餐而食的感觉。在历史上,西方是先以合餐制为主流,后为分餐制,中国 先后顺序则相反。想想还是挺有趣,不知道有没有人研究这个课题。
看着曼哈顿每一家中餐馆的菜单都要有的左宗棠鸡时,心里就摇头,这不是我想要的中餐。好像吃再多比萨,也慰藉不了我想吃四川火锅,冒菜,串串,香豆腐,火锅粉,麻辣香锅,红油水饺,糍粑,臭豆腐,麻辣烫的心(我在四川上的大学)。再后来,公寓附近开了一家麻辣香锅,虽然味道比不上国内,但还是会用它消消馋虫。好像这时我们已经不在乎味道如何,只要它是最具中国特色的,就能解一口乡愁。
稍远一些的法拉盛则不同,这里像是一个国内二三线的小城市,主街道上最为热闹,风格各异的饭店,菜档,水果档,排列开来。但哪里有什么食物,还是要费些心力寻找,因为地图的分类总会把它们都统一归为中国菜的分类下,也许要进入一个商场,也许要找到一个不起眼的门面,甚至是一个花店里都会有我们思念的食物。曾经早起,坐地铁一个多小时到法拉盛,只是为了吃一碗北方豆腐脑,一根油条。之后觉得不能空手而回,就去饺子店买了一大袋冻水饺回家。曾和朋友说过,想在法拉盛找一个Airbnb,住上几天,然后每一餐都在这里吃,养出肥肉,再回曼哈顿。

随着在纽约呆的时间渐长,会发现纽约其实不缺好吃的中国餐厅。微信公众号上时不时推荐新开的特色的中餐厅,给人一种中餐正在占领纽约的错觉。但是还是会有一次,做梦时梦见包子摊上,水气缭绕的竹蒸笼,掀开后蒸汽袭来,里面坐着白白的发面肉包子,软软的可以用两只手握住,刚想咬一口时,却醒过来,发现脸上留着两行眼泪,然后那一周就疯狂的寻找纽约哪里有蒸屉的蒸包子。然后在韩国城找到一家,外表看上去似模似样, 竹蒸笼叠得人高, 热乎的蒸汽熏得玻璃窗看不清楚,可是吃起来却全然不是那个味道,像是功架有了,但过招却是绣花枕头。
觉得对食物的乡愁是一个波动的曲线。刚来美国时,一定会被这里不可胜数的国际美食吸引,欧洲,中东,非洲,亚洲,南美洲,世界各地的食物吸引着每个初到美国的人的眼睛。但新鲜感过后,才发现那些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偏偏不是那一口想念的中餐。然后开始寻找各处的中餐馆,或是开始自己动手做。室友曾因为找不到有糯米藕的饭店,自己灌糯米,自己在厨房捅了一天的藕,做出来清香扑鼻,漫着桂花,蜂蜜还有煮藕的香气。

带着誓要把纽约好吃的中餐馆都吃一遍的架势,好像又渐渐习惯了纽约中餐,相似但又差那么一点。大多正宗好吃的中餐馆,总是会装修高级,古香古色,摆盘别致,菜名文艺(川山甲为例),像是一定要郑重其事的坐在那里,告诉自己这是一顿正经的晚饭,想找到记忆中好吃但苍蝇馆子的氛围, 怕是不太可能了。没有什么比只是吃一顿简单的便饭,但却发现超出预期的美味,这样更幸福的事了。


渐渐的,对中餐的想念不知是被这里有些别扭的中餐厅稍稍缓解了,还是呆的久了,开始习惯了异国的饮食模式,乡愁又突然在某一刻不那么深了。在几轮火锅的洗礼下,像是几剂治疗乡愁的猛药,胃和心都得到了舒畅,又开始去寻找各式新奇的外国菜了。但是近来一天,看到一个综艺节目里的介绍的海鲜,又突然打破了这种平静,对川菜的瘾得到了满足,却开始无比想念家乡的海味。(啊,我为什么要看天天向上)

想念夏日时街边烧烤的香味,伴着夜晚凉风和啤酒,和朋友或家人围坐小桌,周围人声喧闹,顾客大声喊着加单,老板一声吆喝应和,空气中的肉味,调料香,各种感官都在参与着。想念海鲜市场的人头攒动,比海边还要浓重的海腥气聚集在这个空间,台子上鲜活的海货琳琅满目,黄花鱼转着眼珠子,嘴唇微张,螃蟹被绑着蟹钳,但还是不死心的挣扎着,鲍鱼的腹足有节奏的蠕动着,就会开始想象它独一无二的肉质。台子上的水好像会漫出,水泥地上永远是湿漉漉的,还要小心避开水塘,这是我觉得世上最潮湿但却美好的地方了。想念晚餐饭桌上总会出现的一点海味,红烧鱼,白灼虾,清蒸蟹,煮蚬子,煮海螺,甚至是一盘海凉粉,都可以满足我们对大海味道的执着。哦,还有海鲜馅的饺子,鲅鱼的,鲜虾的,海肠的。啊,我又馋妈妈做的饺子了。
我们想念的不止是那口味道,还有味觉唤醒的对氛围与环境的想念,好像我们的感官都是连接在一起的,嗅觉,视觉,听觉,触觉,甚至对湿度与温度的记忆,都可以通过味觉,在一瞬间重新集合起来,然后我们才反应过来,哦,我们想家了,这是思乡啊。
我们会惊叹于食物与记忆和情感的联接。食物可以唤醒个人的记忆,集体的记忆,文化的记忆,还有我们没有发觉却已经成为了我们一部分的记忆。关于我们情感与记忆是如何通过食物或是说吃这个行为具身化(embodiment)的,希望还能再写出一个篇幅的东西来, 以人类学的角度来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