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笔记】科幻电影史 | 好莱坞50年代科幻潮(二)
仍然感谢食指的编辑,图片都好好看

在电影界,早期的科幻电影和科幻小说在文学领域的待遇差不多。A级制作继续归于豪华史诗巨制和歌舞巨作,而奇技淫巧的科幻电影则是B级片的领域。继“太空旅行——人类探索宇宙”之后,本期Kim将聚焦于第二部分“奇珍异兽——人类的奇思妙想”。怪物作为人异化而成的“他者”,赋予人性的善与恶,这也使得它们更真实、更自然。(文/食指)
奇珍异兽——人类的奇思妙想
放眼望去,整个50年代科幻电影仍然是充满了各种粗制滥造的怪兽(不再局限于恐龙),随着人们观影需求的提高,怪物的制作也朝着更精细化的程度发展;而战争创伤和政治的阴暗面,这种基于社会的不信任,也使得更多有关自身变异成怪兽的电影也相继推出。可惜大多作品都是滥竽充数。但其中不乏有影响后世的经典CULT作品,如惊世奇片《脑瘫巨人》(The Giant Claw, 1957)。

《脑瘫巨人》里面巨兽由墨西哥玩具制作公司制作,造价的成本仅为50美金。当年走进电影院的观众无不在领略巨兽风采之后开怀大笑,以至于电影主创羞愧到从电影院后门逃跑。可正因如此,这部电影逐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观看,后来竟成为战后北美b级片的代表作之一 。它标志着美式奇情恐怖片风格的确立,在整个科幻电影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影响后世的B级片,如电影《粉红色的火烈鸟》中有对其的致敬。
- 环球影业为首的好莱坞 -
谈起怪物电影,30年代凭借一系列怪物电影起死回生的环球影业依旧是这一领域的专家,除了继续挖掘隐形人、科学怪人的旧IP,推出经典的《两傻大脑XXX》恶搞系列之外,环球还开发了一系列的新IP,其中流传最久的莫过于1954年的经典之作《黑湖妖潭》(Creature from the Black Lagoon, 1954)。科幻片里出现怪物并不稀奇,但这样多情的怪物很难得。
这部电影在当年以最新3D形式登陆影院,可谓叫好又叫座,神秘的森林和痴情的水怪,奇观和情节剧的巧妙融合,使其成为了经典怪兽电影,也成为环球为数不多出了续作的怪兽电影之一。【《水形物语》的导演以此为原型塑造了黑色童话】

男主角的这套水怪服装被称之为“MODEL T”,衣服手臂上被嵌入了一个挤压球,从而可以让鳃轻微地运动。如果布朗宁抬起下巴,他就可以部分地打开怪物的嘴巴,但怪物的眼睛是无法转动的。而3D部分,法国的观众体验显然不如美国观众好。“精装版”红蓝双色3D眼镜,由于设计问题,使得很多观众在观看影片时觉得头疼难忍。
3D科幻电影,除了《黑湖妖潭》之外,不得不提的是同样是环球出品但却早先一年在影院上映的另一部作品 —— 《宇宙访客》(It Came From Outer Space, 1953)。

然而对比同年华纳兄弟出品的《恐怖蜡像馆》(一部由普莱斯主演的经典惊悚电影)不管是在摄影还是技术上都略显不足。片中当女主角用力拍下馆主脸部蜡像的一幕着实吓坏了当年的观众们,由此成为恐怖电影经典镜头。

- 英国汉默的崛起 -
不仅是在美国,远在大洋彼岸的英国,一股新的恐怖势力正在崛起。汉默电影公司于1957年推出了他们的第一部彩色电影《弗兰肯斯坦的诅咒》(The Curse of Frankenstein, 1957)。
较之于波利斯·卡洛夫的珠玉在前,汉默并没有照搬硬套,而是聪明地做了适当的借鉴与符合时代的相应改编。为拍好这部电影,汉默下足了血本,制作班底可谓豪华,四张王牌【汉默四大台柱】尽出:导演泰伦斯·费希,编剧吉米·桑斯特,彼得·库欣,克里斯托弗·李。

电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甚至由此使得汉默公司建立了自己的品牌形象,此后陆续推出了诸如《弗兰肯斯坦》,《木乃伊》,《德古拉》,《傅满洲》等一系列经典之作,而这些恐怖片都带有英国电影制作的特点,而美轮美奂的哥特式布景和精心设计的台词让汉默电影公司辉煌了几十年。

汉默的崛起并非一朝一夕。其实汉默在当时已经名气不小,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跟著名导演瓦尔·杰斯特的一系列合作。其中最出名的便是1955年翻拍自电视剧集的同名电影《奎特马斯实验》(The Quatermass Xperiment, 1955)。
电影剧情很简单,讲了一架由伯纳德·奎特马斯教授研发的载人火箭在进入太空航行1500英里后坠毁后遭遇到的离奇事件。但本片因把一位观众吓得当场猝死而被载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它也是第十二部被评级为X级的电影,且于1957年出了续作。

回到美国,继环球和华纳之后,福克斯公司于1958年推出了低成本科幻片《变蝇人》,可谓史上经典“变蝇人”的开山鼻祖。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相继推出1959年的《变蝇人回归》和1965年的《苍蝇的诅咒》。此后“苍蝇热”一发不可收拾。


电影在当时获得了巨大的票房成功,除了电影中的模型制作显得很有说服力之外,模拟的苍蝇第一视角也令观众们感到十分新奇。另外在Andre Delambre的头和手臂被蜘蛛网缠住的苍蝇拍摄场景中,导演和技术指导使用了一个移动头和手臂的小型电子动画人物作为演员Vincent Price和Herbert Marshall的参考。但这也导致了演员们对着动画人物而“无法入戏”,因为初期的模型太过于粗糙,使得主演Price频频笑场。(未完待续)

© 本文版权归 kingkim123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