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寻求安全感,我离开了体制
本科华科,硕士同济,毕业后通过政府人才引进到成都经开区任职,后经公务员考试进入成都高新区从事土地管理工作。
在你们看来这样一个人他接下来的人生轨迹会是怎样呢?
按大多数朋友的看法,这个人肯定会在这条安稳的道路上有条不紊地走下去。但在2018年10月,他却离开体制,并选择了一份没有底薪的工作。

这个人就是我。
我想,重来一次
决心改变起源于一场疾病。去年我右耳突聋,去医院,但检查不出病因。走在回家的路上,身边一样的行人擦肩,一样的车水马龙,却突然可怕的安静,没了清晰的话语声,没了刺耳的鸣笛声,就好像有个玻璃罩子将我与这个世界隔离……熟悉的场景,却一片陌生。曾经那个熟悉的世界虽然就在我眼前,此刻却好像与我渐行渐远,越来越小,慢慢消失……我万念俱灰,可怜又无助,觉得自己还没好好感受这个世界,就要失去它了。当时我就想,如果还有机会,我要重活一次!
虽然后来痊愈了,却促使我开始换个角度思考我的人生,我的工作。开会、写公文、检查、迎检……一天又一天。对于一个想“重活”一次的人来说,我知道这不是我想要的。
平时跟朋友聚会,经常会听到他们时不时冒出些新兴事物,还有全新的思维方式,前沿的想法和年轻的活力等等。我越来越感到恐惧,我熟悉的圈子和我看到的世界还是原来的模样。这个世界正在快速地翻页,如果我不跳出来,去保持好奇和好学,我会像一只蚂蚁被压在过去的一页里,看见的永远都是那样的天,那样的地和那些字。

我想,重来一次,换个姿势去感受这个世界,换种生活方式。去见识更多的人,感知更大的世界,与这个世界一起成长。
我知道,不离开的话小日子也能过得不错。但《大鱼海棠》里说:
这短短的一生
我们最终都会失去
你不妨过得大胆一些
爱一个人
攀一座山
追一个梦
什么时候开始都来得及
由于自己的这场病,我也开始经常担心远在千里之外的父母。每周跟他们视频都要问问身体好不好。视频里老爸越来越瘦了,两鬓已经发白,家里有啥事他也慢慢开始让我拿主意;老妈眼睑也下垂了,眼睛显得很小,笑起来的时候只能看到一条缝。我附和着他们一起笑,却莫名的心疼。独自在外打拼,无法陪伴他们,只能看着他们慢慢变老。于是我开始关注保险,只为给他们多点保障,也让自己安心。
其实,第一次听到保险是在我读中学的时候,老爸说给我买了一份教育金,我却不敢相信那是真的。觉得不像他会做的事,因为一直以来我觉得他根本不关心我的学习。
还记得小学时,有次作业有道题不会,我去问他。他读完题后,把题目扔到我面前,让我多读几遍题目。读完后,问会不会,不会继续读,我也不记得到底读了多少遍,只知道一直到最后我一边读一边哭,他也没告诉我该怎么做。从那以后我再也没问过他作业题,他也从未关心过我有没有作业。
后来当我进入中学,他把那份保单拿给我看的时候,我真不敢相信是真的,他居然会给我买教育金!那时我才知道他对我还是有所期待的,并非一直认为的漠不关心,这可能就是他表达爱的方式。
而现在我也想表达对他们的爱。

在咨询保险的过程中,我逐渐了解到保险经纪人这个职业,知道他们可以销售多家保险公司产品,并挑选出适合客户的那一款。接触了几个经纪人后,我开始对这个职业感兴趣,因为他们真的让我感受到他们的魅力。
首先,他们有品格,中立客观。在我表达出想从事这个职业时,他们并没有不负责任的立马答应,而是客观地给我道出了种种困难,让我考虑清楚。



其次,他们很专业。能透彻理解保险的意义和功用,对市场上的产品都很了解,对法律、医学知识也有深入的认识,对核保、核赔能有科学合理的评估。
多想,可以和他们一起成长。
多想,也能给他人带去价值。
这需要我重新建立一种更开放的学习心态,也需要扎下去的时间和精力。无论如何,不跳出自己熟悉的环境是无法完成的。真正的安全感不是体制带来的,而是不断学习的心态和年轻的思维模式。
人生最宝贵的是时间。
我已经30岁了,虽然没有了25岁的优势,可是再不开始就31,32了。其实,只要有勇气、好学和坚韧,什么时候开始都来得及。

所以,这是我新的开始。
这几个月来也陆陆续续接触了好些客户,发现大多客户都不太清楚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保险。开这个公众号,也是希望能传播点保险知识,实在舍不得看着你们走弯路。
2019,希望路上,有你,一起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