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岁才发现的生活真相
查看话题 >About Smoking and Quitting
在抽烟这件事上,我也算是个老烟民了,十四年的烟龄,终于最近开始想要戒烟。
最初开始抽烟,是刚上大学的时候,喜欢和坏小子瞎混,于是递给我第一支烟的时候,完全没有拒绝的想法。后来泡live house,烟酒在手,世界我有的幻象充满年轻的大脑。之后,作为一个会抽烟的中国女研究生和外国留学生一起玩,仿佛是与世界左派和女权连接在一起,又是满满的幻象,不过当时也确实是不错的破冰工具。后来去英国留学,身边特立独行的女性,不管是第一世界,第二世界还是第三世界,并不把抽烟当做一件坏事儿。这也许是流行文化中塑造的抽烟女性的正面形象的影响,而我,也消费了这股流行文化,并且成为其消费品。在Bar Loco做兼职酒保的时候,忙碌的夜晚,不管外面多寒冷,跟经理说“出去抽根烟”,简直是最正当不过的休息理由。当时唯一的问题是,作为一个穷困瞎混的留学生,英国的烟实在是太贵了,无奈之下,只要是烟就愿意吸,什么烤烟生烟完全不讲究,口感无所谓,甚至自己习得一手卷烟神技,只因烟草比较便宜,自己卷烟能将有限的预算换取最多的烟草。
回国以后在城市街头抽烟,还是能不时发现被人侧目,特别是中老年男性。甚至有一次在广州某大学附近街头抽烟,一位中年男性的注目礼从未抵达我一直行到走过我四五米。后来去了拉萨,项目队长抽烟,对于女性抽烟的事情倒不是很计较,甚至会给我递烟抽,项目有三四个人都抽烟,于是抽空下楼抽根烟,又变成了社交的工具。唯一一次戒烟,是刚去不久,海拔太高,冬天氧气稀薄,抽烟身体感觉虚弱,于是戒烟三月余。然而下低海拔过年,神清气爽,迅速复吸。
再后来,去了澳大利亚做研究,这个国家的公共健康宣传可谓是世界一流的严格,随便什么牌子的香烟,都要二十到三十多澳刀。作为一个穷困的学生,再次拾起我的卷烟技能。我所在的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偌大一个校园,抽根烟要走五到十分钟才能到达抽烟点之一,为了这可怜的不良爱好,也是费尽心机。但是偶尔实在偷懒,忍不住在非抽烟地点偷偷抽烟的时候还是免不了心惊胆战之感,因为随时会有中老年白人男性走过来问你:请问,你知道这里是无烟校园吗?唯一的好处是,因为抽烟点有限,来来回回都是那几位,于是还算是拓展了交际圈。
回来ZN做田野调查,无烟医院的标识随处可见。我又住在医院里,不愿在自己房间抽烟。话说抽烟不觉得臭,但是长期抽过烟的房间,那股三手烟沾惹在衣服和被褥上的味道,我也是不能忍受。医院里几位骨干,办公室的,老医生,援助专家,都是老烟枪,于是几个人聚在一起的时候,互相之间递上一支烟似乎也是正常的。也只有在办公室,或者在大门口值班的时候,才能偷偷点上一支。虽然也是光明正大地抽,但是心里免不了有种违背公序良俗之感。加之医院院长嘴巴上虽然不说,但是看见这几位老烟枪手里有烟的时候,免不了多看两眼,我作为新入田野者,还是有种不小心让他失望了的感觉。有一次在GZ办公室,我和他正在吞云吐雾之时,听见走廊里传来脚步声,两人忙不迭把手中才点燃的烟摁熄在面前的一次性茶杯里。还有一次,傍晚十一点刚刚做完采访,在医院门口要点燃一支烟,保安叔叔看到了:“你抽烟吗?美女你怎么能抽烟呢?抽烟不好!美女不要抽烟了。”根根巴巴的普通话,来回跟我重复,美女我是称不上,但是叔叔的关心和意见我也听在耳中。院长老师也笑着看我:“之前我做院长的时候,都没有人敢在这个院子里抽烟。”我看看我落脚的地方,在医院大门之内,赶快一步跨出去,然后才点燃那支烟,嘴上迎合着:“我希望能今年把烟戒了呢”。援助老师里有一位去过美国培训,有次和我在外面抽烟,说当时培训的大学全面禁烟,几位去培训的中国医生藏在一个角落里偷偷抽烟,保安走过来:No smoking. 他连忙递烟过去,可是“人家根本不吃这一套啊!”
抽烟的显著好处呢,在于其形成的小团伙作案氛围,不管是在允许抽烟的场合,还是严禁抽烟的场所,几个人聚在一起,人人手指间夹上一根,口腔鼻息之间白烟渺渺,眼神一对,知道是自己人,于是,陌生人之间的拘谨距离消解,张嘴便可聊日常、压力、幸事、灾祸。抽烟的显著坏处呢,致癌,二手烟造成他人健康危害,瘾君子形象不仅形似也质似吸毒,女性还对下一代产生负面影响,绝对不利于人类社会繁衍,不利于社会治理。
其实,最主要想戒烟的原因呢,一个是还要回去读书,烟太贵,抽不起;另一个,我这业余攀岩爱好者,开始体会到抽烟对于肺活量的影响,已经影响了我玩儿的乐趣。那么,抽完这一条,还是戒了吧。
© 本文版权归 Frontier lover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