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人走的路》读书笔记
2019.3.15
前言
书摘:
心智成熟的旅程不但是一项既复杂又艰巨的任务,而且是毕生的任务。
心智成熟的旅程极为漫长。
感想:
孔子在论语中说:“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二从心所欲,不逾矩。”似乎年龄越大,心智越成熟。汉语中类似的说法很多,“我走过的路比你走过的桥还多,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还多。”越老越成熟,越老越有智慧。文学作品中智者也常常是以老人的形象出现。读了派克这两句话,仔细一想,我们身边不成熟的老人还真不是少数:公交车上强迫年轻人让座的老者,逼婚的父母······想到这里,我自己也有很多心智不成熟的表现吧?那么,心智成熟的标准是什么呢?如何才能达到或努力走向心智成熟呢?
第一部分 自律---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最主要的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最重要的方法
书摘:
人生苦难重重。这是个伟大的真理,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真理之一。
人生是一个不断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可以开启我们的智慧,激发我们的勇气。为解决问题而努力,我们的思想和心灵就会不断成长,心智就会不断成熟。
美国开国先哲本杰明·富兰克林说过:“唯有痛苦才能给人带来教益。”
回避问题和逃避痛苦的倾向,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人人都有逃避问题的倾向,因此绝大多数人的心理都存在缺陷,真正的健康者寥寥无几。
我们要让我们自己,也要让我们的孩子认识到,人生的问题和痛苦具有非凡的价值。勇于承担责任,敢于面对困难,才能够使心灵变得健康。
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最主要的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最重要的方法。
自律,就是主动要求自己以积极的态度去承受痛苦,解决问题。自律有四个原则: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忠于事实、保持平衡。······它们背后的原动力是爱。
感想:
记得《简爱》里简爱对罗切斯特说:“你我都别无选择,人活着就是为了含辛茹苦。”张爱玲也说:“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子,上面爬满了虱子。”但是我们总是把一帆风顺视为常态,把问题和困难当作生命中突然袭来的意外,因此面对困难要么措手不及,要么推卸责任。
自律原则之一-----推迟满足感
书摘:
推迟满足感,就是不贪图暂时的安逸,先苦后甜,重新设置人生快乐与痛苦的次序:首先,面对问题并感受痛苦;然后,解决问题并享受更大的快乐。在充满问题和痛苦的人生中,推迟满足感是唯一可行的生活方式。
感想:
如何才能做到推迟满足感,作者认为最好的方法是从儿童时期开始训练,从五岁开始进行训练,到十五六岁,“先苦后甜”的原则就可以内化为一种习惯,成为生命中的常态。作者特别提到,小学生对待家庭作业,是最好的训练时机。那么,童年时没有接受这种训练的人是不是就没有希望了呢?作者虽然没有写到这各问题,但是他举了一位30岁的财务专家的例子,说明成年人也不是无药可救的。
对于我来说有两个方面可以应用:第一,购物,特别是买书,一看到别人推荐书就毫不犹豫马上买下,导致现在家里书多成灾。以后想买书的时候,先放进购物车,等一等,看一看是不是真的很好,再做决定。另外,平时买书一定要读完5本书之后,才买一本新书。第二。读书。这个星期几乎没有读书,我是指真正有助于提升自己的书,一拿起小说来就放不下,当时感觉很痛快很轻松,之后又懊悔不已,浪费了大把的时间。从现在开始,先读有意义的书,闲书尽量少读,睡前读一会儿即可。
子不教,谁之过
书摘:
推迟满足感,培养自制力,家庭教育起着相当大的作用。
在家庭里,父母的爱至关重要。
爱是心灵健康成长的动力。
派克指出,推迟满足感,培养自制力,家庭教育起着相当大的作用。一些父母管教孩子非常严格,辱骂甚至体罚,这样的教育只会起负面作用,因为父母本身就违背了自律的原则。
派克指出,爱的实质是花时间去照顾和陪伴。
对自我价值的认可——“我是个有价值的人”,天生我材必有用,是自律的基础,因为当一个人觉得自己很有价值时,就会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来照顾自己。自律是自我照顾,自我珍惜,而不是自暴自弃。
要让孩子养成推迟满足感的习惯,就必须让他们学会自律。要让他们学会自律,对安全感产生信任,不仅需要父母真心投入,还需要父母表里如一的爱和持之以恒地照顾,这是父母送给子女最好的礼物。
2019.3.17.
解决问题的时机
第一种情况:问题一出现就想马上解决,缺乏耐心,希望尽快缩短面对问题的时间,根据大脑的即兴反应,做出不理智的判断并行动。长此以往,不可能从问题中积累任何有效的经验,陷入恶性循环。
第二种情况:更低级,更有破坏性,那就是希望问题自行解决。忽视问题的存在,反省出人们不愿推迟满足感的心理。
每个人都存在上述问题,自己问题的反思?在文学作品中阿Q应该是比较典型的形象吧。面对现实的苦难,没有任何作为,沉浸在虚幻的想象之中,麻醉自己,了此一生。
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
尽可能早的面对问题,意味着把满足感向后推迟,放弃暂时的安逸或是程度较轻的痛苦,去体验程度较大的痛苦,这才是对待问题和痛苦最明智的办法。现在承受痛苦,将来就可能获得更大的满足感;而现在不谋求解决问题,将来的痛苦会更大,延续的时间也更长。
自律原则之二-----承担责任
神经官能症:把一切责任都揽到自己身上,自己痛苦。祥林嫂;抱怨自己。
人格失调症:把一切责任归咎于他人,周围的人痛苦。
在我的印象中,第二种人更多,我自己也在其中。不去直面问题,解决问题,问题永远都在。美国黑人作家埃尔德里奇·克利佛:“你不能解决问题,你就会成为问题。”
实际上,推卸责任意味着我们甘愿处于附属地位,把自由和权力交给命运、社会、政府、上司和他人,这实际上是逃避自由。一方面我们对自由孜孜以求,同时我们却把本属于我们的自由拱手出让给别人。
自律原则之二-----忠于事实
作者把我们的观念比喻为地图。童年和青少年时代,我们兴致勃勃,对世界充满好奇,不断增添、更新我们的地图,但到了中年时代,很多人就止步不前了,或者认为自己的地图已经完美无暇,或者面对日新月异的新世界放弃努力。昨晚看《圆桌派》,嘉宾说到,每一代人都看不上下一代人,就是鲁迅先生说的“一代不如一代”。作者说只有少数人能继续探索,不断扩大和更新自己对世界的认识,直到生命的终结。
此时此刻(16:20),我正在收看“得到大学”2019春季开学典礼的直播,65岁的汤敏正在分享:(1)他为什么上得到大学,(2)在得到学到了什么,(3)今后还想从得到大学学到什么。回答:(1)被选为国务院参事,参加公益活动,世界在快速变化,每个人都需要不断充电,书到用时方恨少。(2)学到了什么:把新的思维方式用到工作中,得到武林秘籍,得到了一个同学群,社会中坚力量。公益机构如何获得资源:(1)得到秘笈之“空手套白狼”,打造想象共同体,创造共同体成员的荣誉感,讲故事谈理想。创立青椒计划,培训乡村青年教师。(2)得到秘笈之“穿越者”,把青椒计划扩展到返乡青年的培训“乡村振兴领头雁”中。(3)整合同学资源,扩大跨境合作。改善打工者子弟学校办学条件,提供最好的教学资源。毕业后,建立特立独行的得到校友会,希望校友们长期在一起做更多有意义的事。
看了这一段分享我很感动,一位65岁的老人对这个世界尚且怀着这样的热情,并且在不断努力加添,修正自己的人生地图,我又有什么理由止步不前呢?
得到直播最后一个环节,得到APP创始人罗振宇做现场无文字稿总结,两个字“意外”,在自己确定性的生命轨迹之外有很多种可能性,这个世界是如此参差多态,每一个台上挥洒自如的演讲都是台下无数次逐字逐句地修改,只要认真,就可以把自己的生命提高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上午:我们还有多少种可能理解这个世界(王立铭-生物学,新物种;香帅-金融学,旧事物的新意外;孔祥东—平行世界如音乐;茅明睿--向下看,人文关怀;何帆—向前看,为未来30年的中国记笔记《何帆报告》)。下午:行动的力量:马琛(向内修行),陈振(向外修行),汤敏(终身学习)。辜鸿铭:要理解中国文化,先要理解中国书画,先要理解理解宣纸。(笔和纸的双向不确定性)
得到学员的分享:不抱怨;交三十个朋友,和他们一起终身学习;每天听一本书,记笔记;每周写一篇学习笔记;深入了解陌生的专业,突破专业壁垒;每天坚持学习一个半小时,三个月减肥15斤;每周学习5小时,运动5小时;向内向外不断探索,每年学习不低于400小时;做出一档让世界看懂中国的纪实节目。
作者指出“绘制人生地图的艰难,不在于需要从头开始,而在于不断修订,使地图内容准确翔实。对于我来说,还应该接纳更多的新知识,新信息(制定计划)。
今天得到的直播非常契合读书的内容,所以一并记录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