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青春期影响最大的一本书——《那些不能告诉大人的事》
我原以为这是一本泛滥书店的青春心理类书籍的翻版,故弄玄虚地把一些心理学名词敲进你的大脑,但看完后,我要告诉你,这绝对是一本青春期战斗指南!
——小林,17岁,北京
一个个简短的故事,却让我不禁潸然泪下,因为都是我们九零后的真实写照。试读本里的五封信我看了半个小时,填问卷我填了三个小时。讲到青春期的困惑的时候,我一边哭,一边打字。那些破碎不堪的画面,也逐渐清晰了起来。
——吴周,17岁,广州
看完试读本,其实心里是有一大堆话要说的,可是现在却一句都说不出来。我这才知道,原来那么多人都有着和我同样的困扰,原来不只是我一个人在自己孤独的青春里负隅顽抗着。
——粒粒,即将18岁,澳门
这本书可谓是面对现在越来越棘手的子女问题的一根黄金稻草,被自己的孩子搞得绝望的家长们,你们真的,不得不去抓住它!
——赵跃刚,45岁,苏州
我可以负责任地说,这本书可以挽救无数个处于青春期和更年期碰撞中的痛苦的家庭!
——包包的妈妈,45岁,重庆
我们也是从孩子过来的,我们知道没有人代替别人成长,成长必然要经受许多阵痛和迷惘,然而有样一本书捧在年轻的孩子手上,可以让他明白,并不是只有他才有困惑,每个孩子都在面对成长的烦恼,每个问题也都有更好的解决方式。那些由沉重的烦恼与问题所孕育的种子,如果遇到合理的引导,说不定,还能撬起压住你成长命脉的巨石。
——一个孩子的父亲,48岁,上海
现在的家庭,家长和孩子的沟通是非常严峻的问题,通常彼此都不理解,都不知道彼此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所以矛盾点才会一直突出,才会造成很多的不合,真心地希望这本书会被更多的爸爸妈妈和孩子一起心平气和地看完。
——廖帆的妈妈,44岁,南京
几乎每个父母都觉得,自己生的孩子自己肯定最明白最了解,即使孩子早就不和你做什么真实的沟通和交流了,你还在这么自我催眠。看看这本书吧,那些事没有你想得那么简单,但是,也绝对没有你想得那么糟。
——阿琅的父母,39岁,银川
“成长中,总有些痛苦,无法向大人诉说。青春的边境,有一位守护人,她聆听着男孩女孩的秘密,用一个个真实的青春故事,指点雨季里的迷津。
这本最温暖的成长私房书将不仅抚慰万千男孩女孩的成长之痛,也将为“90后”一代的家长打开一扇更加了解自己孩子的窗户。
没有人永远十七岁,但永远有人十七岁,我愿意一直站在十七岁的路口,为你做一个开门或都关门者,告诉你什么最应该远离的,什么是应该靠近的。”
这是作者饶雪漫写下的序言,作为一个小说家,一个畅销书作者,当年的她每天都收到数以百计的来信,虽然无暇他顾,但是太多次助理发现来信的小读者向她质疑生活的希望,求解青春的难题的时候,她决定写一本书,集结所有对于典型或者重要问题的来信和回复,希望公开地解决青春期共通的问题。
她划分了四个部分:和父母的关系、友谊、内心的我、爱情。
她用了很多很多个例子,可能有点夸张的小说作者的文笔,向所有的青春期的孩子说,和你平行的角落里有这么多这么夸张这么痛苦这么艰难的故事,所以,没什么大不了。
没什么大不了的,你的痛苦人人都会经历;没什么大不了的,困扰你的原来也是别人的难关。
她帮你把世界放大了,让你发现,自己变小了。
她帮你把共通的事情先走一遍,让你知道,哪条路通向何处。
让我负责书籍分享部分的时候,我利用难得假期在家的时间梳理了我的书柜,从小到大读过的书不算多也能凑面墙,想来想去,觉得这本书对我的影响值得一书。很多人会误以为这是烂大街的伤痕文学或者言情小说,但是在15岁的我眼里,我看到的是答案和安慰;在23岁的我眼里,我看到了一位写作者的良苦用心。
在青春期的时候,觉得自己就是大人了,追求独立,追求自主,但是坦白说,青春期的所有关系反倒是最艰难的时候,不论友情、亲情、爱情,我们感受到的都是直接的,面对面的,硬碰硬的。我们自信可以,其实差了太多的阅历和经验,但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能你们巧妙地意识到孩子的心思,也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有能力化解孩子的烦恼,更遑论多少“小大人”愿意给父母这个机会。
而这本书,至少提供了一种可能。我青春期的时候读过这本书很多次,我的父母也都认真看完了,如果没有更好的替代,我会让我的孩子也读读这本书,开卷有益,就算时过境迁,它告诉你,曾经或者就是现在,有人经历这样的困难,可以有这样的解法,如果你恰好面临同样的问题,不妨多知道一种答案;有人发生了这样的故事,对一生有了怎样的影响,如果你有这样的念头,那看清命运的力量。
下载: /那些不能告诉大人的事.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