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霍金
今天是2019年3月14日,周四,霍金逝世一周年。
是的,史蒂芬·威廉·霍金,已经离开我们一周年了。
一周年其实并不意味着什么,只不过是银河猎户座旋臂上的一颗名叫地球的行星围绕太阳完成了一次公转。
但是宇宙的熵确实是增加了,我们的生活确实是变化了,霍金先生确实是离开我们了。
是的,史蒂芬·威廉·霍金,已经离开我们一周年了。
一年的时间可以改变很多,却改变不了仍有许多人不了解霍金。
刘慈欣说:“从20世纪初诞生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一直到现在,物理学再没有什么重大的本质的突破,没有那样天翻地覆的突破。所以说包括霍金在内,所有的科学家都没有达到和爱因斯坦相提并论的地步。国人对霍金有误解,往往把他拔高到爱因斯坦的地位。”同时他还说:“世界上曾经有这么一个人,就眼皮能动,思想却在遨游太空。而很多人身强力壮,但是思想却一辈子都瘫在轮椅上。这是最值得我们敬佩的地方。”
是的,现如今科学的“英雄时代”已经过去。极其细化的学科分支使得如今没有任何一个人做出开疆拓土的贡献。但是人们仍然孜孜不倦地寻找着他们心目中的英雄,而霍金是最接近英雄的人。
让我们先看看霍金作为一个著名的科学家的主要学术贡献。当然,他最著名的学术成果当属1974年提出的“黑洞不黑”的黑洞辐射论,他运用弯曲时空背景下的量子场论方法,证明黑洞像热力学黑体一样对外辐射,也就是霍金辐射。他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量子宇宙论——宇宙的诞生是从一个欧氏空间向洛氏时空的量子转变,即现在的宇宙有限无界。他还与彭罗丝开创性地运用拓扑学的方法,证明广义相对论方程导致奇点解,间接地证明了大爆炸奇点的存在,提出了奇性定理。
霍金另一点为人讨论的是他的疾病。这也是他成为文化偶像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他罹患的疾病叫做肌萎缩测索硬化症,又叫做渐冻人症。当医生宣判他寿命不超过五年的时候,他也想过要放弃;但为了深爱的简(霍金的第一任妻子),他选择了继续,并在与病魔战斗的初期提出了黑洞的霍金辐射。单单从一个身患绝症的人五十五年间与病魔作斗争这一点,他就值得我们所有人尊敬。更何况身为渐冻人的他竟然参与了关爱渐冻症的冰桶挑战(他本人没有被泼冰水)。他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莎翁的话“即便我身处果壳之中,仍自以为是无限宇宙之王。”(这同时也是他《果壳中的宇宙》一书的名称来源之一)
真正让霍金闻名遐迩的是他的科普事业。《时间简史》、《果壳中的宇宙》、《大设计》等书的出版给娱乐至死的社会注入了科学的声音。这也是他最杰出的成就——甚至超过了他的学术贡献。想想看你能立即说出几个当代科学家的名字?有可能霍金就是极其少数中的一个(对于部分人来说可能是唯一的)。
时间回到2018,霍金去世后,网络上出现了纪念霍金的狂潮。”老天冥冥之中自有安排。“、”今天的星座运势……水逆……所以霍金去了。“、”他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没有之一。“、”他没有走,只是灵魂去探索未知的世界。“、”天忌英才“等等言论刷爆了各大门户网站和朋友圈,却看的让人心寒。
霍金不是神,我们不能神化他。更不能轻信霍金与圆周率日(3月14日)伽利略、爱因斯坦的诞辰祭日间的玄学关系,前者是对其他科研工作者的蔑视,后者就可笑的令人心寒,灵魂之类难道不是对无神论者霍金的一种讽刺么?他说他辛辛苦苦几十年举行的演讲、发表的图书,不就是为了科普吗?这样的言论和霍金在《时间简史》中提到的乌龟背着宇宙的思想又有什么不同呢?
面对霍金去世后网络上的”附庸风雅“,金星说:”内心的祈祷和缅怀远比奔走相告来得真诚。“但我要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传谣不信谣也比内心的祈祷和缅怀更有纪念意义。在中学学习物理知识的时候,你在打游戏:在复试考试之前,你在看直播。而当霍金去世了,这群人就在朋友圈里哀悼,把霍金去世娱乐化,这难道不是对霍金的最大一种嘲讽吗?
在这个娱乐至死的时代,我们应该这样缅怀霍金:把刷抖音刷微博打游戏的时间,用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把转发锦鲤的时间,用来给大家普及知识驱除谣言。也唯有这样才算是了却霍金先生的心愿。
逝者已逝,生者什么时候才能领悟到逝者的心意呢?
呜呼哀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