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宗 你赢了天下,却失去了我

“那就这样吧!别说了!”
这句话,有没有很耳熟?——在那些激烈争吵的最后。
或者是情人之间,或者是闺蜜之间,又或者挚友之间,在吵完架以后,经常会有一方以这句话这种方式结束争论。
从形式上看,说出这句话的人往往是争吵的胜利者——潜台词是:“跟你这种不懂道理的人,已经没什么好说的了。”
胜利者意识不到,对面那个失败者,TA的妥协是因为比你更懂得珍惜。
公元664年秋天,武皇后又吵赢了。
她的老公李治居然偷偷让上官仪(上官婉儿父亲)写休书,准备废了她,武皇后不能忍,她直接奔紫宸殿找李治,虽然史书没有记载,但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到一场激烈的口斗。
这个时间点上,我们找不到李治斗不过媳妇的现实原因。
虽然她此时贵为皇后,但朝中重臣还都是李治的人。无论文臣于志宁、许敬宗、郝处俊还是武将李勣、程知节(就是程咬金)等,即使武皇后经常对朝廷公务做决定,也仍旧是要李治认可——虽然李治总是认可她的决定。
无论严肃的历史家们如何在政治上去分析,我都认为归根结底的原因,是因为爱。
身为皇帝的李治,至少此时想弄死武皇后,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他的妥协大多时候更象是一种溺爱。
可能从十年前开始就是这样了。
李治不是不知道这个女人的暴脾气,早在她还是父亲李世民的女人时他就应该知道,这个敢拿着鞭子钢锥对付烈马的女人,绝对不是省油的灯,即便如此,李治仍旧在父亲祭日那天,冒着各种风险赶往感业寺上香,并且一年后带着有了身孕的武氏回宫。
除了爱,其他解释都很牵强。
除了爱,李治为这个女人做的事情,目的远远超过政治上的需要。
为了她,李治废掉王皇后和曾经百般宠爱的萧淑妃,之后任由她对王、箫的残忍处理(史书记载王皇后和萧淑妃都被武氏下令做成人彘,这段记载略有可疑),这些作为,李治不可能不知道,他的默认除了政治上和武氏有共同政治目标以外,少了那份对这个女人的溺爱,以李治纯厚善良的性格,是不可能接受这么残酷的方式。
同样,武氏设计诬陷王皇后的时候,假设真如史书所讲亲手杀掉了自己初生幼女,李治的反应也略显可疑。
《资治通鉴》:后宠虽衰,然上未有意废也。会昭仪生女,后怜而弄之,后出,昭仪潜扼杀之,覆之以被。上至,昭仪阳欢笑,发被观之,女已死矣,即惊啼。问左右,左右皆曰:“皇后适来此。”上大怒曰:“后杀吾女!”昭仪因泣诉其罪。后无以自明,上由是有废立之志。
李治的性格,并不是我们想的那么懦弱,从他从政的经历看,也绝对是个高智商人士,这么愚蠢粗暴的圈套,绝不可能看不出。(两唐书里没有以上记载,不知道司马光是从哪儿找的素材)。
即使全世界都反对,我也只爱你。

显庆二年,借着打西突厥的名义,程知节被迫远离京城,一年时间那些反对武皇后的人悉数被贬被杀。
在这场政治大斗争里,王皇后的舅舅柳奭未能幸免,他的身份地位远不值得政治迫害,隔着历史书,我都能闻到武皇后那浓浓的醋意。
女人很奇怪,即使是已经失去了任何威胁能力的情敌,甚至于可能根本不是情敌——例如男友的前任,照样醋劲一点也不会少。
李治对这一切,继续默然认可。
有政治原因吗?有!
和爱情无关吗?不可能。
人非草木,李治和武则天这对冤家,丝毫不考虑他们的情感人性,那是不严谨的。
宠爱越多,要求越高,对情感关系的升级,人类永不知足。
不久,武后以平等参与祭祀的方式,获得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最高级别的男女平等,以皇后的身份,她和唐高宗李治并立在泰山受禅的舞台上,开创了“二圣临朝”的新局面。
你见过几个不管企业事务的老板娘?
但老板的丈夫,必定是戴围裙的形象。
中国男人,一向对这种局面忍无可忍,但又能怎样?
谁让你爱呢?
上官仪事件,是李治唯一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终于表达了作为男人地位受到威胁时的抗争。
之后的李治,只能到处旅游去散心——和臣子探讨一下历史文化。
上至濮阳,窦德玄骑从。上问:“濮阳谓之帝丘,何也?”德玄不能对。许敬宗自后跃马而前曰:“昔颛顼居此,故谓之帝丘。”上称善。
而已.......
接着的故事,我们都知道,武皇后后来成了武则天,赢得了天下。
她爱李治吗?
爱,李治犯头疼病请来的医生要在头上扎针,被武皇后怒斥。这件事史家都认为是对李治的迫害,我觉得吧,这样违背天理道德的内心想法,武皇后不会傻到毫无遮掩的表现出来。

那些吵完架,怒气冲冲后给老公买回羊绒衫的女人,你们见的少吗?
不认错不认输,用这种方式表达情感,实在是女性特有的有趣心理。
当然,打一棒子给个甜枣,也是挺聪明的套路,谁说女人不懂管理学?
可是最后,那一棒子的疼痛,很难消失。
都说男人要大气,但是在情感这个问题上,男人其实最小心眼。
有句话说:女人失去了最喜欢的男人,会变得很挑,男人失去了最喜欢的女人,会变得随意——其实都是感情上的那些小心眼,大家不过是表现方式不同罢了。
李治在公元683年死了,那年武则天59岁——对,她比他大四岁。
史书没有描写李治死时,武则天是什么反应,我们只知道被宠惯了的她后来当皇帝、治天下、用酷吏、排异己........
没人知道,也没人敢问,那些年的她,心里究竟想什么。
22年后,神龙兵变,武则天被逐下台,不久死于上阳宫,临死时留言:“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王、萧二族及褚遂良、韩瑗、柳奭亲属皆赦之。”
还有个没有太多人注意的要求——和李治合葬于乾陵,以皇后的身份。
我隐约感觉到她生命最后一刻,脑海中浮现的情景。
我甚至猜想,一定是她和李治不到二十岁初见时,他温暖的微笑漾起她心里涟漪的画面,那时候她在后宫里无人理会,一片冷清。
我们谈起武则天时,常常忘记,她毕竟是个女人。

有人说武则天一定很漂亮,才会迷住李治,这个问题如果问她自己,她会怎么回答呢?
我曾经觉得我最美,因为他看我的眼睛里总是闪着光,那光芒之中的我,美的不可仰视,可有一天那光芒没了,我忽然发现,再也见不到那个特别美的我了。
——你一定会赢了天下,却可能失去TA,你怎么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