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思路 | 选购衣服
总在豆瓣看到执行力超强的极简生活er把衣服数量维持在个位数,长年穿同一款式,买几件换洗,这样的极简生活我很佩服,但自己毕竟是一个爱美爱打扮的女孩子,那样的目标需要太强大的意志力和决心,于我个人来说执行阻力极大。但自己堆满衣服的杂乱房间又让我对自己忍无可忍,所以我结合大神们的收纳思路和自己的思考整理了一些更适合自己的衣物收纳和选购方式。
以前买衣服非常冲动,逛商场的时候看到花色好看的衣服就毫不犹豫的买下来,不管是不适合自己,有没有合适的场合可以穿,也不管有没有其他配套衣物可以搭配;赶上打折季,只要折扣低,就算是不那么合身不那么喜欢,也会为了一个“超值”强行买回家;几乎次次逛街都会带那么几件衣服回来,久而久之衣柜塞满了乱七八糟的花色和风格的衣服。但想好好打扮一番的时候却总觉得搭配不起来,因为打折而冲动购买的衣服也因为不喜欢或不合适在穿了一两次后闲置在一边,在经历了这些崩溃后我终于狠下心对满衣柜的破布痛下杀手。
按照“怦然心动”收纳法首先扔掉了一半的衣服,这个过程真的非常艰难,难点并不在于去感受自己到底喜不喜欢这些衣服,而在于从“买回来都没怎么穿过,扔了可惜”“虽然不合身但很好看留下来观赏也好”的不舍中理智剥离。而怦然心动法更绝妙的操作在于:1.把衣服叠好竖放,能看到自己的每一件衣服而选择搭配2.取拿和放回非常方便,每天只需要把自己要穿的那套衣服拿出来,晚上再原样放回。这样只需一次把衣柜整理好,不需要每隔一段时间再重新整理。收纳衣服的问题圆满解决!
但另一个问题,我还在因为一时冲动不停购买自己并不需要的新衣服,衣柜在新衣服入侵后又渐渐变得拥挤,衣柜放不下的衣服又丢到了房间角落。所以我对购买和整理衣服进行了重新思考。调整自己的购物思路,把无目标看到什么买什么的状态改为有目标的选购,先想好自己需要什么衣服,再去选购符合自己要求的衣服。
首先我对自己的穿衣风格进行了归类,我喜欢并且认为适合自己的风格是清新日系和复古元素。在买衣服时我只对这两个风格的衣服出手,其他风格类型即使再好看也忍住不买回家,因为和自己的其他衣服难以搭配。
然后分类看自己拥有的衣服,把自己拥有的衣服按衣型分类,并且归到“多且常穿”“多但不常穿”“少但常穿”“少而不常穿”四个频道。夏服里我最多并且常穿的衣服是连衣裙;短袖T恤多但不常穿,半裙少而常穿,短裤少而不常穿。冬季衣物中,毛衣多且常穿,卫衣,帽衫多但不穿,半裙少而不常穿,羽绒服少而常穿。春秋季的衣服最好看也买的最多,北京换季快,一年也没有几天处在春秋季,因此我把所有春秋季的衣服都归类到多且不常穿的频道。
在这四个频道中,我给自己规定绝对不再买的频道是“多且不常穿”,这类衣服通常是一眼看上去好看但不好搭或不好穿的类型,最容易引起冲动购物欲也最不实用。
对于“少而不常穿”的衣服,我会思考不常穿是因为没有场合和时机需要穿,还是因为没有买到真正合适的花色和版型,前者我会彻底丢掉并不再购买,后者我会去想自己到底需要什么风格花色的此类衣服,然后按照自己的设想严格选购,最重要就在于千万不能因为便宜/打折/好看等原因买下不能完全符合自己要求的衣服,这样的衣服日后自己一来会发现不想穿而闲置,二来还会买一件件更符合设想的衣服,导致买很多近似款,常穿的却只有最合适那一件,不如一步到位,除非完全符合心意,否则坚决不买。
对于“多而常穿”和“少而常穿”的衣服,我会在淘汰一件旧款时添置一件新的,以保持衣柜里衣服总数维持平衡。这样的衣服是最实用而最值得购买的。
在这样的衣物管理方式下,我买衣服的数量明显得到控制,对买回来的衣服也更加满意和喜欢,衣柜总能保持整洁而宽松的状态。每天的穿衣搭配对我而言成为了更加轻松愉快的事情,这样的生活太棒了!
最初我被极简生活方式吸引的理由也只是希望自己可以控制物欲,让房间更整洁精致,日常生活更便捷,而不考虑实际情况的极端节俭好像反而背离了我的初衷,所以我试着从中找到平衡,总结了这些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渐渐感觉到收纳的奥义不在于频繁的整理丢弃,而在于认真思考,找出适合自己的习惯和切实可行的极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