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前喝可乐,30岁前喝咖啡,30岁后喝茶,为什么会这样?
又是一个烦躁不安的一天,回家把公文包一扔到客厅沙发上,马上一路小跑到卧室的床上自由落体式地扑到软绵绵的被子上,沉默许久。想静一静,让自己片刻进入与世隔绝的状态。因为茶艺师的工作原因,上班时间喝茶过多导致精神状态过度疲惫也是有可能的。大概躺了半小时左右,我拖着疲惫的身躯走到冰箱拿起冰镇的可乐和玻璃杯,倒可乐。侧耳倾听着气泡激烈碰撞的沙沙声,一股清新的焦糖香扑鼻而来。
刹那间,心底深处涌起了喝干杯中可乐的冲动,可转念一想,还是算了,胃受不住。

记得上高中时每次买可乐心里可是有点忐忑不安且小小地激动的。先是小口小口地抿着喝,用舌尖去感受甜甜的美妙,后是大口大口地喝,让无数个气泡充满口腔和鼻腔强烈地刺激郁闷的心灵。
似乎可乐是一种药,感冒了吃感冒药,郁闷了喝冰镇可乐。高中那三年似乎有太多让人郁闷的事情。因为好胜,功课上要麻痹自由的灵魂去死记硬背。 运动会400米 ˴ 800米˴ 1500米 ˴ 3000米都要留下个人记录让后人至今都难以打破。 情感上更是横冲直撞,必须全力以赴地去追喜欢的女孩,以至让人家小姑娘跑得远远的。我望着人家夕阳下美妙的身影独自舔伤口。嗨,越想越郁闷,不应该用过去的错误惩罚现在的错误呢。前几天还不是被一位女士委婉地拒绝了求爱的信号。当天,我们俩在寺庙的茶馆里喝着普洱生茶,聊的不亦乐乎,以至她拒绝时我还以为她态度不认真。
可乐的香气越充满我的身体和心灵,我越是感同身受。冲动是可以理解的。但鲁莽不应该啊。
我喝了一小口冰凉冰凉的可乐,心里不由自主地还是笑了笑。这次还是比较理性地冲动了一下,虽苦但回甘持久呢。我借着自我陶醉的劲回顾了一下走过来的路。
19岁前对我来说可乐是最容易读懂的饮料。19岁后以及29岁前跟朋友聚会或者谈恋爱都倾向于选择氛围时尚且浪漫有格调的咖啡馆。29岁来到云南昆明后自然而然地跟着周边爱茶的朋友们经常边喝茶边谈天说地。

再回想一下我的感情经历。19岁前冲动直接,19岁后以及29岁以前是浪漫委婉,29岁后是现实冷静。
好像对人生的思考也是阶段性变化的。19岁前如同可乐里的无数气泡一样充满幻想和迷茫。19岁后以及29岁以前是刻骨铭心的痛苦和快乐交替地涂抹在人生画布上,如同黑咖啡一样有时苦尽泪来,有时苦尽甘来。29岁后来到昆明后地理上的海拔和思考高度同时拔高了好多。看得更远了,心里更平静了。遇到无缘无故的风吹雨打就尽情感受那凉爽爽的愉悦。
遇到晴空万里也不会太激动,闭起双眼用指尖细腻地感受充满春意的微风。
真是意外之喜。借着一杯冰镇可乐可以如此痛快地窥探自己一番。思考有些过度,有点渴了。
我用手机放着节奏如同心跳的爵士乐,漫步走向我的茶室,那里只有关于茶的东西。
我突然想和世界另一侧的自己分享一款普洱熟茶。补充一下体力继续思考一个无关紧要的问题。是不同的饮料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还是说我对事物思考的深度和广度间接影响了我的饮料喜好。不管结论如何,我还是很感恩以前爱喝可乐和咖啡的自己。过去的自己是构成现在的我的一部分,缺一不可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