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侧的罪人》
等了大半年,终于看到了这部电影。可惜国内还没有上映。
一名女高中生被残忍杀害。警方已经锁定凶手,然而,由于证据不足,没能将凶手松仓绳之以法。多年以后,案件已经过了调查时限,成为未解之谜。
恰巧此时,凶手再次被卷入一起命案。检查方负责人最上(木村拓哉饰),因为对女高中生案件的怨念(受害人为其同学),发誓不惜一切手段也不能让凶手再次逃脱。
然而,此案的真凶并松仓。最上检察官仍然一意孤行,遭到下属冲野(二宫和也饰)和沙惠的强烈反对。随着双方的博弈推向高潮,故事也牵扯得更加庞大,影射了日本新闻自由,政治内幕,公检法体制以及右翼势力等多方问题。随着片尾冲野的一生嘶吼,导演为大家放置了开放式的结局,然而却让人心里无比难受。
看完的第二天,我和陈老师还念叨起这部作品,说,还是个不错的电影呢。有一些想法想记录下来。鉴于目前该片的中文影评较少,也想写下来和影迷分享。
1. 新闻自由,亚洲的通病?
作为所谓的民主国家,影片中批判日本的新闻自由度仅高于北韩,位列世界八十名左右。虽然有点意外,但仔细想想也没什么奇怪的。刚开始来美国时,也会觉得美国的报道角度很新鲜。然而时间长了已不想多看,因为大多是非常片面的,站在美国人立场上的报道。媒体的理想是群众的喉舌,但是现实往往是政府的喉舌,或者说是掌握国家的人的利益的代言人。在日本,右翼势力一直存在并牵扯着政治,再加上亚洲一些传统思想的沉疴,如果有事情不能明说也是没什么大惊小关的了。
2.二战还有没算完的帐,但右翼从未离开
影片根据雫井脩介同名悬疑小说改编。然而,原著中并没有关于二战的讨论。是导演原田真人加上去的。而且基本贯穿了整个故事。《白骨街道》,反应了战争的惨烈,道出了最上渴望正义的心结,但是却是如此无力。在他的议员朋友因为反对右翼势力的岳父而遭到反攻时,最上试图帮助他,但是一个小小的检察官,怎么可能干得过一个庞大的政治团体和其背后的财团呢?他的朋友最终从右翼势力的酒店坠楼自杀。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个酒店是APA吧。APA酒店因为在客房内放置否认南京大屠杀的书籍,闹出一场丑闻,然而其酒店老板还公开在电视上谈论南京大屠杀是谎言。最上的朋友死前说,我在这个宾馆里,都觉得恶心。讽刺的是,朋友的葬礼上,其右翼岳父和妻子搞出盛大的场面,电视转播,还抱头痛哭,让人想起一些所谓民主国家和地区的政客作秀。哭似乎是很能打动人,恶人哭似乎也会让你认为他变成了好人。
3. 恶人很难改变,不作恶不意味着他在忏悔过去。
影片让我最震撼的一幕,不是剧组和日本学院赏官方奶的二宫和也演技爆发的审讯阶段(当然啦演得还是特别好的!),反而是最后冲野(二宫和也饰)要去找松仓道歉下跪的那一段。当时,警方收到了关键证人的口供,证明真凶另有其人,不是杀人魔松仓。松仓的律师所竟然开了派对,全体律师所弹冠相庆,还在庆祝会上说,这次不是松仓杀的,他已经忏悔过了,重新做人了。冲野本来因为冤枉了他,和沙惠想去在派对上向他道歉。然而兴奋过头的松仓在派对上又展现出了对女性的暴力。目睹这一切的冲野,似乎在此刻意识到了:
这个恶人其实从没有忏悔过,也没打算重新做人。
如果把松仓比喻成日本,似乎有些贴切得吓人。对过去的罪恶没有忏悔,现在没有作恶,我就是无辜的了。
4. 导演是不是对日本的年轻人很失望?但至少已体察到年轻人的迷茫。
而冲野和沙惠,也代表了日本当今的年轻人。他们有着良知,正义感,但是对于以前,似乎什么都可以原谅,因为他们现在并没有罪。让现在没有问题的人去背负过往的罪责,得到惩罚,似乎也是不合理的。所以他们是一种很纠结的,难以自处的心态。除了冲野和沙惠,影片中出现的年轻人,似乎每一个像样的,不是街上叫嚷着”为什么不打仗了啊“的混混,就是最上混迹酒吧的女儿。如果说木村代表着昭和男儿最后的气概(然而他其实是平成年代的大明星),那么影片中的年轻人反应的就是平成时代的普遍心态,法制社会,自我为中心(冲野对最上的意见也和自尊心很有关系)以及懦弱.
最悲哀的就是,在影片的最后,最上给冲野看了议员举报右翼岳父团体的证明,但是冲野还觉得,那又怎么样,你才是那个犯了错的人, 我早晚要把你扳倒。当然,最上也确实犯了错,也成为了罪人。在知道了一切真相,却下了赌咒的冲野走出森林中小木屋的那一刻,他突然仰天长啸一声。这声音似乎是日本年轻人的心声,绝望,迷茫,心碎。
5. 是为了政治正确,拿奖,还是真的想要反思?
对于导演加的二战和反右内容,观众似乎毁誉参半。有的人认为太刻意了。确实,去年日本学院赏,二宫和也主演的反战电影《和母亲一起生活》几乎囊括了所有奖项,包括最佳男主,所以也许导演是有考虑到政治正确和拿奖的因素。《检查侧的罪人》也在香港和台湾公映,并送片去竞逐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但是我不觉得导演单纯就是为了营造噱头。原田真人参与过《霍元甲》的演出,并拍过一些历史题材的作品,说明他是有意去探索过往的。前几年他的作品《日本历史上最长的一天》,因为描述了太平洋战争日方的惨状,被中国观众指责为日本军国主义招魂。但是我觉得也许《检查侧的罪人》可以表明他的真实想法,或至少是现在的想法了。这部片子的演员请得非常有话题性(至少是日本国内):木村拓哉和二宫和也作为对手戏。木村拓哉,即使不了解日本娱乐的人也听说过他的名字,外国媒体调查显示他是日本在世界上知名度最高的人。作为日本国民级长寿偶像(大叔)团体的成员,木村拓哉出演过大量电视剧电影,在日本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二宫和也,作为SMAP的接班人ARASHI(岚)的成员,多年来除了偶像活动,更是因为他优秀的影视作品被人熟知,也参演过很多二战题材的电影,《硫磺岛的来信》,《麒麟之舌-最后的食谱》,《和母亲一起生活》。网友开玩笑说这是杰尼斯事务所最会演戏的两个男人的对决,还有人说,看到两代国民级偶像同台,这也是属于“活久见”系列了。我想导演费心请了两位人气爆棚的演员,搞出这个话题组合,也是想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去看这部有思考的电影,希望年轻人去反思一些东西。
6. 聊点轻松的,八卦以及音乐。
首先对不起,音乐其实并不轻松!只是我对影片作曲没有太多了解,不好意思作太多评价。只是说我真的特别喜欢电影的配乐。在看电影前,就想碰巧听到了原生,进一步坚定了我要好好欣赏这部电影的心。电影配乐为土屋玲子和富贵晴美负责。两人均为年轻女性,但是已经成绩不俗,尤其富贵晴美,为多部日本著名电视剧电影配乐,并被提名日本学院赏最佳配乐两次。《检查侧的罪人》配乐结合了西班牙,阿根廷和日本传统乐曲风格,在游荡的曲调间给足了演员耍帅的空间,又非常配合叙事情绪,奠定了悲伤的基调,尤其二胡的主旋律,让人过耳不忘。
影片里最上和家人的关心并不好,然而实际生活中木村拓哉和妻子以及女儿的关系似乎非常让人羡慕。我和陈老师开玩笑说,木村看着这两个演员大概会想,嗯,还是我的静香和女儿漂亮,哈哈哈。以前对木村的为人不太了解,但是看到一些对他的报道后觉得这个人确实是一个配得上偶像称号的人,可以作为年轻人榜样的人。
还有一个八卦是关于二宫和也的另一个对手戏演员,吉高由里子(饰沙惠)。两人多年前就演过对手戏,《杀戮都市》里的小情侣。那会儿感觉二宫和也似乎有些喜欢吉高妹子,背着她陪跑的那一段现在还会被粉丝翻出来说好甜。两人戏外也是很有默契,上节目被称为是“小恶魔二人组”,都是满嘴跑或者毒蛇类型。以至于很多粉丝希望他们在一起。但是我倒觉得他俩在一起未必幸福,事实证明他们也从未有过任何工作外的密切来往。他们还是做同事更适合,哈哈哈。
7. 最后,日本电影的圈。
本来想说“怪圈”,但是觉得这样有些不敬,毕竟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点,如果非要说怪也有些太囿于成见了。只是觉得,电影虽然暗示了很多问题,可是还是没办法敞开窗说亮话。很多日本电影都有这个问题。尤其关于二战的。其实和我国的一些问题也是差不多。一方面是由于政治因素,但我觉得更多是出于自尊心,也是亚洲人一种特有的文化,以及偏爱含蓄。所以,导致很多时候大家会觉得,这个导演不会讲故事。讲不出的那种感觉真让人难受。这部作品在IMDB 上西方人的评分也不高,而很多亚洲电影都有类似问题,在国内评分好像还行,但IMDB不高。因为欧美和我们的价值观和审美还是很不一样的。所以也没必要以IMDB为标准。但是对于日本电影,我觉得有时候题材的格局还是小了一点。其实这个故事本身,除去二战的部分,确实是一个比较简单的关于正义的故事,所以也许加上一些别的会使故事更丰满吧。但是有些人还是不喜欢,觉得太乱了。也还是那句话,你永远无法讨好所有人。
最后的最后,觉得这部电影还是很适合中国观众观赏。希望能够引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