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的孤独旅人

元旦去新加坡之前就想着要把2018年的年记给写了,但是一直被各式各样的事情拖累,一拖二拖,终于给拖到了现在。说来也是很好笑,今天之所以有时间写这个,是因为在成都出差手机被偷了。而我厂出差从来都是同事不住在一个酒店,各住各的,所以离了手机,完全成为一个孤家寡人。
一个人在一个陌生的城市,离了现代通讯工具,可怜得连现在几点钟都不知道。
但只有这种时候,才有完全的个人时间来思考自己的生活、回顾自己的过去。
2018年于我,是短暂的快乐背后沉痛的悲伤,是浅尝希望背后回味更大的失望。终于明白那句话,不要有希望,因为有希望就会失望,失望至极到绝望,才是扼杀一切可能性之后的无望。
2018年的行业环境,真的很不好,i厂摇摇欲坠,高层出走另起炉灶带来的震荡从17年年末震到了18年年初,年终奖是板上钉钉不会发了,但凡有点出路的人都一个个相继离开。好朋友一再提醒我,趁着大船未沉赶紧撤离。其实我原本真没有那么想走,但领导们也没有想要给我升职的动向,不知道到底是因为我看不到一丝丝光亮还是真的如好友所说只是小孩子赌气,我毅然决然想要离职了。狮子座的果敢,在这种时候看来,是行动力,但也像埋了一颗雷,注定了后面的爆炸。
我是内推进K厂的,入厂之初各种顺,领导各种表态喜欢,内推人各种说合适,然后我真以为,这就是一个在等我的机会。殊不知,这只是一场噩梦的开始。在这里,我看到了一个不靠谱的团队,一个不靠谱的中层,一个不靠谱的小高层,还遇到一个不靠谱的男生。曾经避讳办公室恋情的我,竟然忘记了这样的底线。每天都能见到的人,在关系好的时候,是蜂蜜加糖的甜;而一旦破裂,是雪上加霜般的心上扎刀子。其实也谈不上多么喜欢A先生,只是人生中,好似未有这般大的假希望掉在我头上,而这个假象被戳穿之后,残忍现实的对比,让我无法承受。那段时间,我觉得我是消极到不知该如何形容的,现在已经回想不起来那种疼痛感了,只希望这辈子,都不要再体会。
再说回K厂的工作,完全在侮辱我的工作履历,我好害怕这种无所事事会让我的能力一落千丈,有时候想想,每天这么浪费时间浪费生命,就是为了换几个钱吗?如果真要这样换钱讨生活,那我的人生,是不是真的太无聊了。提了两次离职,终于还是走了,当然,想离开有A先生的环境,也是一个小小的原因吧。
常常很生气自己这样的不争气,代入感太强,太相信别人,不懂所谓的迂回婉转,都说好的感情需要“经营”,可是这种“经营”,只让我觉得太累。好的感情,不该是扒开虚伪的外衣,展露一个真实却不那么完美好看的本我,然后两个孤独的人在人生几十年中互相取暖吗?可能,我永远等不到那个可以真心想要温暖我的人。
在K厂呆了整整五个月,怀着对工作的失望,一点点对职业规划的偷懒,以及对现实生活的妥协,我想去一家稳定一点的公司“养老”,在做出那个决定的刹那,我相信,我是真的很想有一个自己的家庭了。A先生给我画了一个美好家庭生活的大饼之后,我这个曾经想着要孤独终老的人,竟然开始想要有个家了。即使这个对象不是A,但我真实地感受到,我想有一个家。
带着这样的想法,我降薪20%的样子,去了传统企业J厂,想以此换取个人时间有工夫去恋爱去结婚去有一个家,但是事与愿违,降薪并不等于和预期工作量一致,恐怖的同事关系,恐怖的工作强度,每天都带着一种极度消极的心情在一个极度压抑的环境里苦熬。那一个半月里,我去健身房两次,晕倒两次。身体和心,都在拒绝。
这一次,我真的裸辞了。
在家呆了半个月。市场环境那么差,根本找不到工作,更别说什么合适的工作了。失业的每一天,都是明明有压力,还要装作很淡定。那时候正好又是年末,行业环境下敏感的时间点,那样的压迫感,难以名状。
所以,当我收到D厂offer的时候,我有一种看尽波澜回归本心的淡定感,虽说其实也并没有多淡定从容,但心境差不多是这个倾向的。虽然D厂也有它的问题,但可能经历了K和J之后,我看什么都觉得没那么差了,毕竟,能有什么地方能比它俩还差呢?D厂于我,应该是知遇之恩。
一年,换了四家公司,被内推坑了两次,同时,两次以为等到了对的人,一次想过离开杭州远嫁,一次动了一了百了的念头,但最终,这些人,都不过是过客;这些事,都不过成为了历史。
关于感情,18年的故事好像大家都是看多了狗血言情剧在模仿,开始时美好,戛然而止后可笑而又无语。
C先生和我阔别十数年,留德七载,在一个被淘汰的社交软件上与我重逢,因缘际会,文艺如我,还以为《情书》的现实版有了不一样的结局,然而,还是我太理想化了。闺蜜们都说我入戏太快,面对这样的批评,我不知道该如何解释,可能,太相信别人,确实是一种错吧。C先生说,你是我人生中第一个喜欢的姑娘,小学时候给你递纸条的情景我至今记得;C先生说,多年不见,但当你从楼梯下走上来的时候,我回头看见你,还是有一种一见钟情的感觉;C先生说,在我心里,你永远是那个小女孩。然而,所有这些,不过只是说说。最后,这个人说他三五年内不考虑结婚,让我自己想清楚再决定是否继续。最后的最后,我们成了微信上不再联系的陌生人。
A先生也是在那段时间出现的,我以为那是美好的追求,事实证明,只是现实的摩羯座对我的试探。那个雨天,A先生跨城开车带我去我的大学母校,只为了帮我回忆一碗桂林米粉;那个深夜,A先生出差回杭匆匆洗完澡来接喝完酒的我;那个周末,A先生为了满足我看live的心愿,带我上海当日来回。我是感动的,我以为这才是对的人。但是我错了。那时候在K厂的境遇,让他觉得我是一个不上进的人,现实点讲,可能觉得我将来的经济状况会不行,或者还有一些其他的原因,在某次出差之后,A先生以冷战宣告和我再见。
但无论如何,这是我第一个愿意大晚上去接机的人,有些东西虽然要否认,但有些感动或者说感情,可能永远无法否定。
那个A先生来接我的酒局,其实是我和T先生的。说起来,到今天,已经快和他认识一年了。但时间,并不是什么感情的催化剂。该来的会来,而不会来的,可能时间再久,也不会来。就在那个深夜酒局结束后的凌晨,T先生给我发了一段很长很长很长的微信,而这份看似深情的喜欢,最后却没有落实成什么真实的感情。我也无法解读这种感情到底是个怎样的感情。T先生会时不时出现在我的世界里,会冷不丁地问候,但是然后呢?便是没有然后。冥冥中,我能感知到T先生骨子里潜在的自卑,可能这是一座隔在我俩之间的大山,愚公也移不走。
再后来,遇到了Z先生和G先生,我对于年下男的抵触在Z先生的身上暴露无遗,有时候也觉得自己过于冷漠,但有些东西,可能也不全是年龄的问题,可能真的是命运之手的玩弄。
而G先生,可能是初遇当下的环境干扰了我的判断,竟然真的有那么一刻,看到他说“你不愿意来北京,我可以去杭州”,我信了。甚至在心里想,如果真的有这样的如果,那我可以去你的城市。现在想来,又是一个笑话。
除了这些,ZW先生也不得不提,我不知道一个人的后悔和自我浸入可以到这么深的地步,但人生就是这样你进我退、我进你退,进退到一方离开这个游戏,另一方开始慌了,开始后悔,开始重新审视当时的进退,但再怎么苦苦挽回,退出的那个人都已退出了。而我,又是一个绝决的退出者。所以,俱往矣。
工作和感情,都对我下了狠手。
而我,也从容易被琐事左右、恸哭大悲的性格较弱的人,逐渐变成了面对恶劣环境还能冷静思考该如何面对的坚强者。想起很多年前,在某本《读者》上看到的小故事:佛拜自己,信徒不解,佛说,求人不如求几。
世间感情再长,相伴者也不过陪你半生。我要学会独处,学着享受独处,悦纳自己。
遇到过那么多位先生,而最后,我仍旧只是一个我,一个继续在世间做着孤独旅人的我。
每年都是三个愿望:父母身体健康,友谊情比金坚,爱情已在路上。
今年,不期待爱情,期待善待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