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读心理学大师之#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开篇
先一本正经明确一些概念: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的开山鼻祖;心理咨询和治疗的世界最强的三家是:精神分析、认知行为、人本主义。但是都以精神分析为基础发展而来。
再纠正一些自我认识的偏驳:精神分析不是纯粹的精神病诊疗技术或者心理学说,而是一种体系庞大、立意新颖的人生哲学。
费大师(以下用于简称弗洛伊德)
...... 省略一些内容 ......
顾客酒店吃完去付款,突然发现没带“钱包”?正好费大师坐台,捋下光滑的下巴说道:“你潜意识就想吃霸王餐吧?来人拿下!”,客人拿出手机瞄了一眼二维码,滴的一声,提示:支付宝到账1个亿。费大师微笑地说:“你潜意识知道带手机了,才会忘记带钱包!” 客人微笑说道:“我根本就没钱包,刚才就是在找手机啊!” ...费大师继续说:“你昨晚做了什么梦,我帮你分析一下,说不定能找到你为什么不能一次找到手机的原因!” 客人转身离去,丢下一句话:“神经病啊!”...费大师大笑:“最终还是在我的引导下,让你说出和我的职业相关的名词!请留步!!!你再想想吃饭前你做了什么事情?”...

故事很荒诞,本人乱编乱造,但是,里面讲了费大师最早的理论--潜意识理论,不能被人意识到的世界,可以通过催眠、睡梦、交谈联想引导出来的意识。生活中人会做些与“本意”相反的事情,甚至脱口而出的话都会吓到自己,这些异常就是庞大的潜意识。潜意识(自己无法意识到)+前意识(被提醒能想起)共同构成了无意识世界。
正是潜意识理论的出现,让人类明白自己的心灵也不是自己说的算,开始探索自己,而不是让自己一次次重复的犯错,又无力的悲伤,去追求心灵的平静和满足。
有的人从来不说自己,想了解Ta?看Ta怎么说别人的,很多潜移默化的细节都是真实“潜意识”的输出和投射…而有人不说自己也不说别人,沉默的隔离又看上去理智平淡,至少我觉得这样的人很“辛苦”,真的需要和别人发生连接才能更深了解自己,更广的发现“美丽”。但这一步转变真的好难,不小心就会用“虚伪迎合”的部分来隐藏、保护自己。
潜意识理论发现了心灵深处的自己,一个需要发现、了解、接纳、拥抱、爱护、满足的自己!
...... 省略一些内容 ......
费大师转世来到了今天的中国。某个冬日早晨,正做梦捡钱包,突然被闹钟唤醒,心里闹腾不行。心想是不是再休息一会有益健康啊!迟到被扣钱,然后买不了本月末Apple发布的iPad Air 10.5 和 mini5,然后影响学习(其实是游戏)(本我),吃饭、房租都成问题(自我),最重要不是准备做个“有车有房有美女有公司”的“超新四有新人”吗?(超我) 就这样一个早上被三个声音折磨的怀疑人生,不被扣工资的原因变成有钱看心理医生(一小时800块?我要改行!!!).....

这就是费大师另一个重要理论--人格结构理论。“本我”重在即时快乐,是个随心的自由派;“自我”看重物质现实问题,时刻考虑能不能吃饱,能不能生存,赚多少钱的实际问题;“超我”是个自我要求很高的理想主义,有很多条条框框给自己“规定”,奉行很多标准要求。
很多人或多或少都会有觉得自己“不正常”的时候,特别是被“三我”折磨时。正是费大师的发现让人类明白这些不正常是正常的,人需要去平衡、满足“三我”,让自己获得价值满足感。

人为什么吃饭睡觉?为什么学习工作生活?为什么看剧看书看艺术?为什么看到“美好”的异性会想靠近?为什么交友结婚生子?为什么问这么多为什么?......这也是费大师最有争议的理论--本能理论。分为生本能和死本能,生本能又分为种族延续的性本能(费大师认为性的含义是宽泛的,泛指任何引起愉快和满足的内心体验)和驱动个体存活的自我本能;死本能是人类毁灭他人或寻求濒死兴奋的冲动,包括虐恋纠葛生生死死(琼瑶阿姨啊?!)。过马路不扶老奶奶,摔倒不扶墙,也要服费大师。和本能理论相关的心理性欲发展理论,把人按年龄划分出人性欲发展的阶段并明确说明了一些特征,然后我彻底“脱轨”了,俄狄浦斯情结的杀父霸占亲母,什么什么器官快感...被屏蔽一些内容...理解不了,可能我太年轻吧?!
...... 省略一些内容 ......
听过看过一些后来“大家”对费大师的评价,不同的部分外总有共同的认识:他开创了心理分析、治疗先河,为人类探索心灵做出了巨大贡献。
费大师童年被天主教故事和犹太教《圣经》轮番“轰炸“,依然终生不信仰任何宗教,用科学和理性作为信仰,探索了人类的心灵世界,并培养了大批后来者!
所以,大师就是大师啊,我只能看看书,鹦鹉学舌地写些浅薄的文章去了解那个“世界”......
本文名词解释和理论依据来自以下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