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讀書記(三月篇)
3月1日 雨
收到两本繁体书籍,皆为我最为喜欢的作家学者,当然,在当前的语境下,他们的叙说基本已经成为一种禁忌,还没开始读,不便多说。

3月7日 阴
收到星星书店寄来的三本书《永远的记忆——长沙知青文史》、《共和中的帝制》、《张澜年谱新编》,都是暂存在彼处的旧书,最喜欢《永远的记忆——长沙知青文史》(岳麓出版社2012年版),以前一直想了解这个群体,这段历史,一个国家一代人的青春,虽然我没经历,但是一直想走进这代人——我的父辈——的青春,说实话,其实本人并不怜悯这一代知识分子,也不同情,更谈不上为他们惋惜,只是单纯地好奇这段历史,一场国家运动,每个人都逃不掉,自己的命运并不能自己支配。

3月11日 晴
收到江西新余卫东兄两本书《学步集》(中国戏剧出版社2013年版)和《夜读记》(江西高校出版社2015年版),卫东兄是我大约十多年前在天涯上认识的一个网友,彼时,大家都混天涯,也都喜欢淘书,便结缘于天涯,卫东兄的天涯博客名为“有不读斋”,他的读书日记也叫《有不读斋日记》,我的天涯博客名叫“芦苇之死”,偶尔写点读书或淘书日记,也经常光顾卫东兄的“有不读斋”。只是,彼时我们并不熟悉,交流甚少,只是远远的观望,偶尔也“窜窜门”。十年后,在一个读书微信群里碰上,也算是一种缘分,有书真好,读书人的世界真小。

3月12日 多云
近期没忍住又买了一批“大夏书系”的书,窦桂梅的《我的教育视界》,程红兵的《为一所理想学校而来》、《安安静静办学》,王木春的《民国名家谈作文之道》,周益民的《做一个书生教师》,于永正的《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都是我喜欢的名家名师,坚持良知,坚持常识,在喧嚣的教育场上忍辱负重,独辟蹊径,肩住黑暗的闸门,让我们这些无名之辈看到了一丝丝的光亮。

3月21日 雨
已经很少在当当网买书了,无奈他们搞活动,没抵挡住,下了一个小单:潘鸣啸的《失落的一代:中国的上山下乡运动》、谢泳先生的《钱钟书交游考》、沈书枝的《拔蒲歌》、赵小斌的《书海寄余生》、张大春的《文章自在》,这个月应该就是这些了,不能再买了。如山倒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