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皮车和绿皮书
如果说绿皮车感受到的是阶级差距,绿皮书感受到的就是种族差距和阶级差距的混搭。钢琴家唐在剧中的发问直击主题,尽管整天在白人中演奏,但白人仍视他为黑人,且因为他是黑人能够玩转白人的艺术而使得他更加红,但黑人又将他视为异类,因为他的财富、生活方式都与典型的黑人无关;与此同时,他因为某种原因(这里不剧透)和大多数人都不同,他于是发问:“我是谁?”
其实我也有感,在很多时候我们也会有这样的问题。拿我来说吧,上周有人并没有等我,因为ta是upper class,而我是力量微弱的middle class,尽管曾经是肩并肩的伙伴。而对成为upper class,我也没有兴趣,更希望像唐一样,能有勇气去改变一些东西。而回到家乡,我也不是家乡中的一员,因为我的生活方式、关注点和在家的同学又有很大差异。同时,相比大多数人,如果你三十多岁又单身还是女性,还是会受到一些误解和另眼相看的。
如果说在绿皮车里,我感受到的是阶级差异,相信绿皮车里的人和高铁、飞机里的人都很少交流。而且绿皮车唤起了我的记忆,它以味道、视觉、听觉全方位的刺激我的神经,让我想到了财富和社会地位对人的生活有多大的影响。在绿皮书里,我感受到的是跨越阶级和种族的真挚友谊,因为相互依赖从而获得了更根本的理解和相互尊重。就像里面两人吃炸鸡,upper class也会觉得炸鸡好吃,阶级和种族的差异有的时候比想象的小,人类本身就有共同的来源,基因的相似度极高,差异存在使得整个种族发展的更有韧性。
绿皮书以生动幽默的形式表达了这一点。真心爱这部剧!绿皮车和高铁也可以成为好朋友,更开放,更有力量。然而无论你来自哪个阶层,或被贴了哪个标签,就一定有另眼相看。理解和接纳这件事,但不必过于在意,还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好好生活、好好工作、创造美好、打破边界,你就是这个世界最美好的部分之一。有天然的误解,就有天然的理解,顺其自然。